华为有自己的系统吗-鸿蒙系统和安卓的区别


好消息,鸿蒙OS 2.0 Beta版已向大众开放测试,各位技术爱好者们,你们申请体验了吗?

早前我曾预测,新鸿蒙系统将与现有的EMUI 11有相似之处。但如今,全新鸿蒙系统在流畅度、平滑度上更胜一筹,且提供了更多的小插件功能。

自从Beta版本发布后,各大平台及自媒体上可谓热闹非凡,众多用户和粉丝都纷纷关注并报道了这一消息。

鸿蒙系统正逐步渗透到每一个家庭的各个角落。

今日我要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下鸿蒙系统与安卓、iOS、WIN等系统的不同之处。

要了解鸿蒙系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安卓系统。

安卓系统起源于谷歌,大家对其已经非常熟悉了。但你知道吗?由于安卓自身的局限,它无法构建一个分布式系统,即无法协调多个独立硬件根据用户任务来决定服务提供者。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见的安卓系统主要局限于手机,而平板和电视等设备则各自为政,只能实现信息的简单传输。协同工作?在安卓上几乎不可能实现。

对于开发者而言,由于安卓的局限性,他们每次开发App都需要针对不同的产品进行适配。而鸿蒙系统则不同,一次开发即可适配多种产品,这是安卓甚至iOS、WIN等系统都无法比拟的优点。

关于鸿蒙系统的多平台适配优势,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自华为2019年发布鸿蒙系统以来,其并未首先将该系统应用于手机,而是先从智慧屏、音箱、手表等智能设备开始,并逐渐扩展至家电品牌乃至车机系统。

直到2020年12月16日,华为才正式开启了鸿蒙系统的手机端Beta测试。这时,我们才真正看到了鸿蒙系统与家电、车机、App平台的多元互动。

鸿蒙系统作为物联网的钥匙。

作为一个新兴的系统,鸿蒙仍然处于成长阶段。尽管如此,其所取得的成就仍然令人赞叹。

那么,为何鸿蒙系统要兼容安卓应用呢?

这是因为安卓作为老牌平台系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这些资源是全世界开发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为了快速利用这些已有的生态资源并推动鸿蒙生态系统的建设,兼容安卓应用成为了明智之举。

HMS生态架构为鸿蒙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那么,鸿蒙系统是否会取代安卓呢?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鸿蒙系统并非为了取代安卓而生,而是一个全新的、必然出现的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正逐渐被科技所包围。鸿蒙系统的出现正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智能的物联网环境,更好地连接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安卓、iOS还是WIN,它们各自都存在一些局限性。这也是为什么谷歌会推出全新的Fuchsia系统,而苹果会积极布局这方面的原因。

一款新系统的推出总会受到质疑。但请记住,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

华为在布局鸿蒙系统的过程中采用了围点打援的战略。这也是为什么鸿蒙系统经过这么长时间才推出手机Beta版的原因。

想象一下,当我们的家电品牌都使用上了鸿蒙系统后,依托庞大的家电市场和汽车市场,鸿蒙的生存空间将无比巨大。当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使用鸿蒙系统的产品时,手机这个个人设备自然也会被吸引过来。

无需急迫追求其他品牌立即使用鸿蒙系统。随着时间推移和鸿蒙生态的完善相信会有更多品牌加入。

让我们思考一下我们是否应该拥有自己的系统?

现阶段的鸿蒙仍处在初级阶段而安卓系统的开源性和生态健全性使得华为选择了兼容并存以促进自身生态的发展。

我们不能盲目排挤别人已有的优点而应该吸收并借鉴以完善自己的系统。

在系统层面鸿蒙是一个完全自主的系统。华为选择兼容并存也是为了使该系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同时也为未来系统的完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