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是什么-生产现场5s管理


5S,即日文中的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和SHITSUKE(修养)的罗马拼音首字,因均以“S”开头,故称其为“5S”。

这五个步骤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标准化的、卓越的、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的基础。其核心宗旨是通过提高现场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防呆防错、提高质量,追求员工素养的整体优化,从而实现“零浪费”的精益目标。

5S理念不仅适用于企业现场管理,还可应用于战略部署、销售管理等流程之中。

1S 整理

如何区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是实施整理的关键。

必需品是指经常性、必须使用的物品,缺乏则会直接影响工作。非必需品则指使用周期较长或目前无任何作用的物品。无用物品则是对生产没有任何助益的物品。

2S 整顿

整顿的目标是实现30秒钟内找到所需物品,消除时间浪费,并使异常情况能立即发现。整顿应做到非担当者也能明白要求和做法,并实现标准化。

整顿没有落实会造成如寻找时间的浪费、停止和等待的浪费等不必要的浪费。

3S 清扫

清扫不仅是对环境进行整理,更是要确保必须物品能随时取出并立即使用。

企业在推行5S时,应依次进行分清要与不要、做好三定(定位、定容、定量)、进行清扫等步骤。

4S 清洁

清洁是企业文化建设步入正轨的重要一步,需通过创新、改善和标准化来维持和强化。

5S 素养

素养是在清洁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氛围的营造。

通过打造学习型,形成以人为本的精益文化,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

目视化管理(visual management)

目视化管理使问题可视化,通过颜色、标识、文字、图表等手段,使作业现场的问题点、异常、浪费等一目了然。

5S管理是实现目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目视化的具体手段包括图像、颜色、声音等多种方式。

看板管理法

看板管理法是传递信息的目视管理板,用于表示物品放置位置等基本状况。它强调透明化、公开化,为5S的推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在日本,5S被视为最佳的推销员,做得好的企业会被看作是最干净和最整洁的代表。维持好5S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将有助于形成更大的发展空间,提高员工品质意识,减少次品产生,并使环境整洁有序,异常现象能被及时发现。

5S的推行能减少库存量,避免过量生产,并使销售和生产的循环过程更加流畅。应用5S工具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设备购置,提高机械使用率,稳定工厂无尘化环境等。

彻底贯彻5S,可以让初学者和新人快速适应,工作场所的宽敞明亮使物流和操作更加高效和安全。通过5S的完善和丰富,其适用对象不断扩大,从有形的人、物、场发展到职能、流程、数据等无形空间。

通过持续实施5S,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逐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顾客满意度高的优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