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手机照片回收站-vivo回收站删除照片
1月12日,网络上曝光了一系列视频,引发公众对拼多多App的隐私安全问题的关注。用户参与其裂变活动后,未能获得承诺的返现,反而遭遇了证据截屏被App远程删除的困境。此事件立即在社交媒体上引爆,话题“网友称被拼多多App远程删除图片”迅速冲上热搜。
南都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记者发现,拼多多App在vivo手机中预装,运行时需用户授予存储权限。对于授权的具体内容,即究竟是读取还是写入权限,并未清晰说明。根据vivo客服的解释,应用在获取权限后,可以对手机的整个存储目录进行读取或写入操作。
用户质疑拼多多App擅自删除照片
据爆料,用户参与拼多多“邀请1人,直接提现100元”活动后,未能如愿收到大额现金优惠,反而在向客服反馈过程中遭遇了自己的照片或视频被删除的困扰。用户认为这是拼多多App所为,而拼多多则否认并试图以经济补偿的形式解决问题。
拼多多回应称删除的是“缓存图片”
尽管拼多多的回应未能完全平息的质疑,但用户和公众对于App获取的存储权限以及其背后的技术操作仍然充满疑虑。
权限申请的透明度问题
记者在测试中发现,用户在首次运行拼多多App时,会收到关于存储权限的授权申请弹窗,但关于是读取还是写入的权限并未明确说明。不仅如此,在手机的权限管理页面上,用户也只能选择“允许”或“禁止”,无法对“读取”和“写入”功能进行分别授权。
业内人士指出,存储功能包括数据读取和写入。App的更新、升级、缓存等操作都需要使用写入权限。由于权限控制不够细化,读取和写入的权限在当前的安卓10操作系统中必须一次性授予。许多App都会向用户申请这样的授权,包括淘宝、京东、知乎等。
技术实现与用户隐私保护
从技术角度来看,软件开发人士证实,App确实可以从技术上实现远程删除用户手机内的其他软件数据。但具体到此次事件中,需要澄清的是,App如何找到并删除用户手机内的数据?是否真的如用户所称被远程删除?还是如拼多多所称删除的是缓存图片?
其他App的隐私争议
回顾过去,类似的事件并非首次发生。过去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在其他App上,如QQ被指自动删除用户保存的照片。这些事件都引发了公众对于App隐私保护的关注和质疑。
安卓系统的改进与挑战
面对用户隐私的挑战,安卓手机厂商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如增加图片视频删除保护功能系统、MIUI图片防删功能等。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行业共识是需要在安卓系统底层采用“沙盒机制”。这一机制可以限制App对用户数据的访问和操作,保护用户的隐私。
当前最新的Android 11系统已经引入了相应的隔离机制。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基于该系统的定制版本尚在测试阶段。这表明,尽管有技术解决方案,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普及仍需时日。
拼多多App的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App隐私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希望未来能通过技术和的双重手段,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