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7超薄智能手机
OPPO Find7 轻装版体验:从设计到手感,我的主观感受
去年,我朋友入手了一台 Find5,体验不错,让我对 Find7 也充满了期待。乍一看,Find7 外观与 Find5 相似,只是尺寸更大。正面屏幕更为纯粹,第一眼就让我感到惊艳。
我体验的是 OPPO Find7 白色轻装版,黑色面板搭配白色背盖,经典的熊猫配色。
步入安卓 4.0 时代,硬件过剩和系统碎片化的问题已有所改善。但各家厂商在旗舰机型上,依然追求极致配置,恨不得将最顶尖的技术都塞进去,硬件军备竞赛仍在继续。面对 Find7 这样的旗舰机型,我们只需考虑外观是否喜欢,尺寸是否合适,就可以决定是否入手了。毕竟,这类手机到手即用,无需过多纠结。
你跟我说 CPU 哪家强,RAM 多大,我并不关心。只要用起来流畅,优化到位,就是好手机。
你跟我说前置摄像头像素多高,我也不关心。我又不是女生,不需要自拍美颜,前置摄像头够用就好。
你跟我说电池容量多大,我依然不关心。以我的使用强度,移动电源是必备品。
我真正在意的是设计、手感、拍照素质、UI 美观度以及整体使用感受。
设计
汽车行业热衷于家族式前脸和内饰设计,既方便用户识别品牌,又被吐槽缺乏新意。手机行业也存在类似现象。
iPhone 的设计总是提前泄露,缺乏惊喜,但至少保持着两代一变的节奏,算是定期更新换代。诺基亚(永远的大诺记!)并不缺设计,但一个设计用好几代的做法也饱受诟病。国内的魅族一直坚持熊猫机设计,虽无重大突破,但细节不断改进,做工和手感越来越好。HTC 近年来似乎陷入了设计瓶颈,One 系列从第一代开始就沿用双扬声器三段式设计,外观变化不大,手感却越来越“圆润”。
在我看来,这些都不算坏事,至少不像以前那样,要么设计越来越花哨,要么抄袭成风,要么粗制滥造只为圈钱。好的设计应该不断打磨,在延续 DNA 的同时进行优化,保持高辨识度,经久耐看。
说到 OPPO,以往我对它的印象并非来自设计。但近年来,OPPO 在外观设计上的进步让我刮目相看。Find5 是第一款让我眼前一亮的 OPPO 手机,第二款是 N1。Find7 虽然没有 Find5 那么惊艳,但它在 Find5 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成熟的设计,深得我心。
Find7 的屏幕下巴比 Find5 小很多,只留出一条窄边框。(我怀疑这条下巴是为了呼吸灯预留的空间。)只有从特定角度仔细观察,才能看到屏幕与边框的界限。平时使用时,这块屏幕黑得深邃迷人,这就是 OPPO 所谓的“息屏美学”吧。如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追求这种纯粹的黑色魅惑之美,它甚至可以替代妹子们(当然也包括汉子们)随身携带的镜子。(Find7 出厂时贴心地附赠了一张高透软膜,但我个人觉得它多少影响了屏幕的美感,建议撕掉,或者换成高透钢化膜提升质感,当然成本会略微增加。)
三颗触控按键亮度略低。
电量不足时,呼吸灯常亮;充电时,呼吸灯有节奏地缓慢呼吸。
屏幕膜贴得有点偏下,强迫症患者请自行撕掉。
白色背盖略带奶白色,织纹图案增加了摩擦力,不仅没有影响手感,反而提升了触感。由于采用了内置 microSIM 卡槽、microSD 卡槽和电池的设计,背壳可以打开。但开启方式较为麻烦,需要先按压机身侧边的金属触点才能慢慢抠开。背盖材质偏软,韧性不错,可以弯曲,但过度弯曲可能会损坏背盖上的 NFC 功能。
这颗摄像头暗藏玄机。
扬声器 actually has left and right channels. The back cover is designed in this way for aesthetics.
机身并不追求极致轻薄,尤其是在大屏手机上,合适的厚度反而可以提升握持感。从侧面看,Find7 的机身像三明治,或者说像夹心饼干。两条金属线圈环绕机身一周,不知道是信号线还是装饰,这种设计略显繁复,不够简洁。好在线条与面板之间的接缝处理细致,没有明显的割裂感,过渡自然。OPPO 官方称之为“流光侧边”,采用线体主义设计。电源键、音量键、麦克风和 USB 接口巧妙地分布在两条金属线圈之间,布局合理。
OPPO Find7 与 iPhone 5C 厚度对比。
总体设计上,抛开屏幕的优势,其他方面平平淡淡。机身重量控制尚可,仍有优化空间。我对Find7的握感评价中规中矩,仿佛设计理念凌驾于实际手感之上。兼顾两者的话,就非常完美了。
技术
此次体验Find7,并非为新系统而来,也非冲着大屏而去,更不为而成。我心心念念的是两项技术:PI 2.0技术和VOOC闪充技术。(难道你真的以为我是为免费使用一年手机而体验的吗?=。=)
先聊聊VOOC闪充技术。
坦白讲,我外行得很,不懂电路,也没有钻研精神,现有的了解皆来源于网络。然而本着凑字数的原则,我决定斗胆瞎说一番。若有谬论,欢迎用枕头狠狠砸我,谢谢。
通过简单观察,USB充电接口大小与普通接口无异,但它采用7Pin,有别于传统的5Pin,且可向下兼容。再观察电池,触点有8颗,多于一般的4-5颗触点电池。配备了一块连着充电线的巨大适配器,这款适配器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大的手机适配器了。据官网介绍,这款适配器搭载了智能MCU芯片。至于这MCU是什么鬼,请大家自行问度娘、百度等搜索引擎。
查看适配器上的电压,与普通适配器并无差异,但电流明显高于普通适配器,达到了4.5A,提升了一倍多。这使我想到了往游泳池灌水的情况。如果只有一个口子灌水,灌满的时间就比较长。如果依然使用大小相同的口子,加压促使水流加快,在一定情况下可能有效,但很容易达到口子出水量的极限值,再加压也没有效果了。如果多增加几个口子同时灌水,那速度就会加快不少。这里的灌水口就相当于电流,水压就相当于电压,应该可以这么理解吧。
如果这样的理解没有错,技术上感觉不是很难啊,有点不理解,难道是出于成本考虑吗?有何技术难点,求解答。
回到VOOC闪充技术的实际使用体验。实际感受就是一个字:快!Find7的电池容量为2800mAh,仅需半小时左右即可充至75%,但充满100%则需要略多于1小时。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VOOC闪充技术在充电前90%时采用快速充电,而后10%时采用涓流充电,即回归普通充电模式。这就好比飞机高速飞行后需要平缓降落,汽车高速行驶后需要平稳刹车,充电到后期也需要一个放缓的过程,直至充满电。
PI 2.0技术其实没有那么玄乎。
如今2000w级别的摄像头已经不少了,Find7的摄像头像素为1300w,早已不是最高级别,那么如何展现这颗摄像头的非凡之处呢?如果仅仅说是感光元件和图形处理器的特殊,那不足以引起我的兴趣,关键就在于这个PI 2.0技术。
PI 2.0技术通过连续高速拍摄十张照片,经过计算,从每张照片中提取最优秀的区域,合成一张5000w像素的超清照片,放大后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节。这不是吹嘘,实际拍摄可以证明。下面展示对比照片,以便进行直观感受。(普通画质和HDR画质均为原图上传,而超清画质的文件尺寸太大,所以缩减为相同分辨率,但画质仍明显优于前两者。右击图片选择在新窗口打开,在地址栏删除后缀!680px,就可以查看大图画质清晰度)
第一组
普通画质
HDR
超清画质
第二组
普通画质
HDR
超清画质
第三组
普通画质
HDR
超清画质</
通过对比四组不同画质的照片,可以明显看出超清画质在细节表现力上更胜一筹,画面细腻,即使放大后边缘也不会有明显的涂抹感,只是颗粒感稍强。色彩方面,普通画质更贴近真实场景,HDR画质的饱和度略低,而超清画质的色彩表现则介于两者之间。拍摄速度方面,普通画质最快,HDR和超清画质由于需要软件算法处理,速度明显逊色。追求快速抓拍可以选择普通画质;追求视觉冲击力可以选择HDR;追求画面细腻可以选择超清画质。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如果能提升超清画质的拍摄速度那就更好了。
在观察对比图时,我发现HDR画质的视觉冲击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决定再上传几张照片以佐证。(以下照片均为HDR画质,右键点击图片选择“在新窗口打开”,在地址栏删除后缀“!680px”,便可以查看大图画质清晰度)
我也将超清画质的照片分享给大家,文字那张和猫咪那张尤为惊艳!(以下照片均为超清画质,右键点击图片选择“在新窗口打开”,在地址栏删除后缀“!680px”,便可以查看大图画质清晰度)
局部放大图
Find7的拍照素质令人印象深刻,但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1. HDR和超清画质的拍摄需要软件算法处理,耗时较长,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容易造成照片模糊。考虑到手持拍摄的普遍性,建议提升算法处理速度或增强防抖功能,我个人更倾向于前者。
2. HDR画质效果不错,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色彩饱和度过高,存在部分颜色溢出的现象,且边缘模糊,这方面也需要改进。
总而言之,这款手机的摄像头给我带来了不错的拍摄体验,当然还有提升的空间,期待PI 3.0技术的进步(如果存在的话)。
除了PI 2.0技术和VOOC闪充技术外,OPPO经典的手势解锁功能依然出色,可以快速启动相机、手电筒等功能,非常便捷。
手势“O”,开启相机功能
手势“V”,开启手电筒功能
总结
OPPO Find7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深邃的屏幕、强大的拍照功能以及日渐成熟的设计语言。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手感一般,机身较大,系统还不够成熟。
也许是Android架构本身的问题,系统碎片化现象依然存在。Color OS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虽然系统在不断完善,但依然给人一种不够成熟的感觉。也许有人会觉得Find7的设计不够美观,机身偏厚,定价过高。在如今价格战激烈的手机市场,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性能相似的手机。Find7出色的拍照功能不可否认。
抛开系统、其他功能,甚至不用插卡,体验OPPO Find7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拍照。我们沉迷于iPhone快速而优美的拍摄体验,也痴迷于NOKIA接近专业的拍摄方式,但却很少长时间把玩一款Android手机的拍照功能。Find7是我第一台专门用来拍照的手机,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让我想去体验它。看似普通的镜头下隐藏着一颗强大的内心,等待着人们去挖掘。
我想我会用完一年的体验时间,甚至更久,继续品味着不同于iPhone和单反相机的拍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