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退出东南亚市场


Uber海外溃败:从烧钱扩张到节节败退

曾经的独角兽Uber,如今在海外市场却举步维艰。

3月26日,彭博社报道,Uber将东南亚业务出售给竞争对手Grab,结束了长达五年的烧钱大战。这并非Uber首次在海外市场折戟沉沙,中国、俄罗斯都曾上演过类似的剧本。曾经意气风发的打车巨头,为何在海外市场频频失利?

东南亚:黯然退场

根据协议,Grab将接手Uber在东南亚的打车和外卖业务,以及约500名员工。Uber则获得Grab 27.5%的股份,CEO达拉·科斯罗萨西将加入Grab董事会。Uber应用程序将继续运营两周,以确保过渡平稳。

科斯罗萨西表示,此举将帮助Uber集中精力于印度、拉丁美洲和中东等核心市场。但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是为了在2019年上市前改善财务状况。2017年,Uber营收73.6亿美元,但净亏损高达44.6亿美元。此次退出东南亚,意味着Uber放弃了亚洲第二大网约车市场。

事实上,Uber在东南亚一直面临着Grab和Go-Jek的激烈竞争。Go-Jek估值已达40亿美元,并计划上市。而Grab则与新加坡航空、印尼Garuda航空等企业合作,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彭博社此前就曾预测,Uber将在东南亚重蹈中国市场的覆辙。

烧钱扩张:饮鸩止渴

东南亚的竞争异常惨烈。本土企业不惜高额补贴,Grab仅在新加坡一地的日均花费就超过70万美元,而Uber每年的补贴支出更是高达2亿美元。

长期拉锯战让双方都感到吃力。尽管补贴力度逐渐减弱,但熟悉当地文化和经营环境的Grab显然更具优势。2017年,软银集团向Grab投资25亿美元,助力其获得了东南亚网约车市场95%的份额,Uber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Uber的烧钱策略并非首次奏效。2013年进入东南亚市场后,Uber便与Easy Taxi、Grab和Go-Jek展开激战。Easy Taxi最终转型失败,Go-Jek则退守印尼市场。

一招鲜并不能吃遍天。2016年,Uber与滴滴在中国市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补贴大战,导致Uber当年亏损高达10亿美元,最终以合并收场,Uber也因此退出了中国市场。

在俄罗斯,Uber同样遭遇了滑铁卢。2017年7月,Uber将其俄罗斯业务与Yandex NV合并,并将运营权拱手相让,黯然退出俄罗斯市场。究其原因,依然是烧钱扩张却未能换来市场份额的增长。

侵略扩张:四面楚歌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Uber自成立以来,在烧钱方面已经花费了107亿美元,而投资者总计投入了173亿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滴滴宣布将在年内进军日本市场,Uber在亚洲主要市场的布局几乎被彻底瓦解。

不仅在海外市场屡战屡败,Uber在美国本土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下滑。数据显示,其竞争对手Lyft的市场份额已增至25%,而Uber的市场份额则从2017年初的80%降至70%。

Uber虽然改变了全球出行网络,但其财务表现却令人担忧。高调融资、全球扩张的背后,是不断膨胀的亏损。从发展初期的高歌猛进到如今的节节败退,Uber的内部问题已经暴露无遗。

回顾Uber的发展历程,侵略性扩张贯穿始终。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曾宣称,Uber的业务是革命性的。但这种“革命”也让Uber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了法律和监管的挑战。在菲律宾,Uber的运营许可证被吊销;在丹麦,Uber被迫退出市场;在荷兰,Uber被指控非法运营……

有分析人士指出,Uber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的困境,根源在于其企业文化。Uber奉行的“14条文化价值观”,例如“让创造者去创造”、“踩别人脚趾”,存在着一定的误导性。过度强调增长目标,忽视了城市扩张中的差异化问题,最终导致Uber成为了“公敌”。曾经的独角兽如今四面楚歌,一手好牌也被侵略性的烧钱策略葬送。

Uber退出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