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zen 7 1700


x86 处理器巨头间的纠缠
x86 处理器市场上的两位巨头——AMD 和 Intel——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里,一直上演着一场精彩的竞争戏码,牵动着整个行业和无数用户的关注。
Intel 的霸主地位
Intel 一直占据着霸主地位,其规模实力不可动摇。在微处理器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中,Intel 拥有巨大影响力,足以主宰市场格局。
AMD 的不屈斗志
尽管 AMD 难以与 Intel 抗衡,但它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斗志。虽然规模和实力逊色于对手,但 AMD 从未放弃挑战,经常让 Intel 陷入困境。纵观历史,AMD 历经 Cyrix、VIA 的挑战,最终以一己之力对抗 Intel。
AMD 的辉煌时刻
AMD 发展的巅峰时期莫过于 2000 至 2005 年的 K7、K8 时代。凭借出色的性价比和超频性能,AMD 赢得无数忠实粉丝。速龙、毒龙、闪龙和皓龙等系列处理器响誉全球。
AMD 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引领风潮。64 位指令集、集成内存控制器、原生双核心和 HT 超传输总线等技术均由 AMD 率先推出,迫使 Intel 不得不追随其后。
Intel 的复苏
Intel 最终克服了奔腾 4 时代的失利,推出了全新的酷睿系列处理器,重新奠定了其行业龙头地位。一条康庄大道由此铺开,延续至今。
AMD 的「推土机」失利
AMD 苦心打造的「推土机」处理器未能延续辉煌,性能不足,逐渐丢失高端市场份额。近年来,AMD 在高端市场几乎全面战略性放弃。
GPU 技术和 APU 的崛起
尽管「推土机」失利,但 AMD 收购 ATI 的战略眼光卓著,获得了强大的 GPU 图形技术。这使得 AMD 能够打造更完整的平台和生态,APU 因此流行起来,在主流和低功耗领域深受青睐。
Intel 的懈怠与 AMD 的使命
随着 PC 市场趋于稳定和成熟,移动浪潮兴起,Intel 逐渐陷入意兴阑珊的状态。Tick-Tock 战略放缓,新工艺推迟,新产品提升幅度有限,引发诸多不满。
这样的市场环境恰恰是 AMD 最大展身手的时机。2012 年,AMD 重新请回曾经主导过 Athlon 64、Opteron 64、HT 总线和 64 位指令集设计的资深工程师 Jim Keller,全面负责处理器架构设计,开发融合高性能和低功耗的全新内核。
Zen 架构的诞生
这就是享誉全球的 Zen 架构。Zen 之名取自佛教禅宗,寓意着追求不同 CPU 设计原则之间的平衡。最终,Zen 架构获得了广泛认可,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Ryzen 的命名灵感
在产品命名上,AMD 保留了 Zen 元素,并从 NASA 的 New Horizons(新地平线)冥王星探测任务中获得灵感,最终将新一代处理器命名为 Ryzen,暗含着「Risen」(崛起)之意。
Ryzen 的中文名称为锐龙,延续了 AMD 龙系列的命名方式。「锐」字与 Ryzen 的发音相近,且有锐意进取之意,十分贴切。
Zen 架构的强势表现
从 2015 年初开始,关于 Zen 架构的消息不断曝光,让人们充满期待:全新的 14nm 制造工艺、全新硬件架构设计、多核心且支持同步多线程、理论性能大幅提升,对标高端 i7,重返服务器市场……
尽管之前「推土机」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但 AMD 这次终于没有令人失望。Zen 架构的规格凶猛,性能彪悍,AMD 多次公开展示,直接与 Intel 顶级发烧平台对比,彰显十足信心。
Ryzen 的超预期的表现
最终,Zen 架构以 Ryzen 之名登陆市场,其性能甚至超出了预期。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这一最基本的性能指标,Ryzen 与之前的挖掘机架构相比,猛增了 52%,大大超出了预定目标。
更难能可贵的是,AMD 宁愿牺牲利润,也不「趁火打劫」。在性能匹敌 Intel 高端平台的Ryzen 的价格却要便宜得多,尤其是旗舰型号,甚至不到对手的一半。
Intel 的轻敌与 AMD 的沉痛一击
Intel 这次显然轻敌了,低估了 AMD 的决心。部分产品开始大幅降价,产品线开始调整。这头即将沉睡的雄狮终于被扎醒了,AMD 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