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不干电梯维保


CFIC导读

电梯维保行业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电梯维保行业面临怎样的困境?存在哪些亟待改建和优化的弊端?如何从根本解决电梯维保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深入探讨。

一、维保人员短缺,责任与收入不匹配

上海市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爱登堡电梯董事长李绥指出:电梯行业面临三大困境。首要问题是维保人员的短缺。现有维保人员流失,转向其他职业,主要是因为电梯维保工作责任重大、技能要求高、风险大、收入与之不匹配。这种情况若持续,电梯维保行业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

二、电梯使用寿命缩短,行业管理待改进

电梯产品的价格和维保价格的恶性竞争导致产品品质和维保质量下降。电梯的使用寿命设计本为25年以上,但实际上往往不到十年便需更换。这一现象使得资源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媒体和电梯使用者的非理性指责使得电梯制造厂家和行业管理部门承受巨大压力。公众对电梯使用和管理的认知亟待提升。

三、维保价格恶性竞争,电梯安全受威胁

维保价格的恶性竞争是第二个问题。一些维保单位为竞争低价,采取不正当手段,如偷盗品、仿制品的使用,导致电梯部件损坏频发、故障频发,安全风险加大。部分地方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与实际不符,导致维保不到位,引发各种故障和风险。

解决方案探索

一、远程监测与按需维保

中期解决方案包括采用远程监测和报警技术,降低维保频次和成本,提升应急救援的及时性。建议标委会统一发布相关远程监测的基本标准,并要求各电梯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的电梯安装符合标准的远程监测系统。

二、技术与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通过影像和数据技术记录和监督维保过程的质量和频次,提升维保数据管理效率。推广无纸化维保管理模式,并期待和地方行业管理部门的积极推广。建立电梯远程管理物联网平台,统一标准,由企业自行提供符合标准的维保计划、过程记录等内容。

三、打击违法行为,确保核心部件质量

严厉打击盗版电梯控制软件和核心部件的偷盗品、伪劣品的违法行为。建议电梯管理部门将更换核心部件如主控电脑板和安全电路板的行为纳入法规管理,确保各部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长期策略:一体化解决方案

推行“电梯设备+维保服务”一体化实施模式,推期解决方案。包括日常维保的解决方案,厂家全生命周期全包维保。例如,调整维保费支付方式,使制造单位负责全包维保25年。在此过程中,制造单位是电梯运行质量和安全的主体。原有的非制造厂的维保单位可作为制造厂授权的维保单位继续从事维保活动。随着远程监测技术的提高和运维管理平台的完善,按需维保将逐步实现,综合成本将进一步下降,维保质量和技术水平将显著提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各地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未充分考虑长久使用所面临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加装电梯将来的矛盾,上述长期策略可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