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干厨师都想改行


现今,这句话显得愈发深刻,且得到了现实的印证。

但出乎意料的是,原先的看法被提早否定了。

现在并非95后或更年轻的年代了,但是仍旧有着众多的年轻人不再愿意涉足厨房。

那为何这一代的青年如此抗拒进入厨房呢?

其背后的原因相当让人唏嘘。

当代年轻人中不乏知识储备丰厚者。

他们识字,善用电脑,正值青春年华,学习速度惊人。

他们更倾向于寻找脑力劳动的工作机会,而远离体力劳动的厨房。

人们常常认为进入厨房即意味着体力劳动。体力与脑力相较,往往更为辛苦。

随着网络信息的蓬展,年轻人们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

如微商、网店、自媒体等。

甚至有些年轻人选择自主创业,即使失败也能重新开始。

相较之下,学习厨艺所需时间过长。

如果花费数年时间学习,青春便已消逝。

年轻人追求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不愿被规则所束缚。

在餐饮业中,为确保厨房的顺畅运行,老板们会制定众多规章制度。

例如,在厨房内使用手机可能会被禁止。

一旦被抓到便会面临罚款。

实际上,许多人都觉得当厨师非常辛苦。尚未踏入厨房时或许还能抱有幻想。

想象着身着白衣白帽是多么的高贵。

但真正进入厨房后才会明白,

那身工作服很快就会被油渍沾染。

汗水会不断流淌,让你产生自我怀疑。

你的手如果不幸被切到,这并不算大事。

因为这样的情形在厨司空见惯。

你会发现,每天工作八小时几乎是一种奢望。

通常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会超过十一、二个小时。

因此许多年轻人在尝试数月后便选择转行。

这份苦楚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是真正的强者。

做厨师找对象也是个难题。后厨多见的几乎都是男性厨师。

即便有女性也大多是阿姨级别的。如果再多几个年轻漂亮的厨师助手,

那关系将变得复杂,大家都争相表现,最后可能还是厨房外的人得手。

社会对厨师也存在一定的偏见。如“好女不嫁厨师郎,一年四季守空房”的说法。这其实是厨师难以照顾家庭的无奈表现。

尽管厨师的表面工资看似不低,特别是炒菜技术好的人工资上五千是常态。

但考虑到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五千元的收入就显得不那么丰厚了。这五千元能否到账还取决于老板的心情。一些不良老板会随意扣工资。

最后一点让年轻人望而却步的是厨师的社会地位问题。在很多人眼中,厨师文化水平不高、说话大声且、除了做菜什么都不会。但这并不准确。实际上厨师中不乏才华横溢之人。他们的果酱画作堪比画家、果蔬雕刻堪比雕刻家、所做的菜肴融合美味与造型堪比艺术品。推崇匠人精神而厨师正是其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