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背书老是记不住


各位同学在备考背书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明明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内容,为何过一段时间就又忘得一干二净了呢?这种情况其实是心理学中常说的遗忘现象。那么,遗忘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遗忘就是我们已经识记过的内容,无法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回忆时出现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想不起来了”或“记错了”,其实就是遗忘的表现。若想克服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遗忘的原因。

有一个学说叫做记忆痕迹衰退说,也有人称之为自动消退说。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他提出人在进行识记时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淡化,直至最终消失。这一学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没有得到不断强化而逐渐衰退的结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遗忘现象呢?答案很简单,要想让记忆保持得更牢固,就需要不断复习巩固,让大脑中的记忆痕迹刻得更深。

除此之外,还有干扰抑制说。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詹金斯和达伦巴希。他们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就像我们在学习时,如果中途有其他事情打断,就会对我们的学习造成干扰。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解释。前摄抑制是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学习的内容的干扰,而倒摄抑制则是后来学习的内容对先前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例如,早晨读书时只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因此记忆效果更佳。

还有一种学说是动机说,也叫压抑说。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在考试时因为紧张而忘记某些知识点,就是动机说的体现。但是一旦紧张情绪解除,记忆就能恢复。动机说是一种暂时性遗忘。这也提醒我们在备考时要保持放松的心态。

还有一种提取失败说。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图尔文。他认为我们记住的东西永远不会丢失,之所以会出现想不起来的现象,是因为我们在提取信息时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导致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线索,就能回忆起所需的信息。在记忆材料时,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记住其他线索,以便在需要时更容易地提取出来。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遗忘原因。要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还需要通过做题来巩固。那么,有一道单选题要问问大家:背诵短文时,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是哪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大家可以选择的选项有同化说、痕迹消退说、动机说以及倒摄抑制与前摄抑制。正确答案是D选项。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讲解能够顺利掌握遗忘的原因,祝大家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