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由泳比蛙泳累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疑惑:连续游蛙泳1000米,感觉轻松得仿佛没有运动过,而尝试自由泳时,即使是简单的打腿动作,也会很到疲惫。是不是蛙泳的运动量真的比自由泳小很多?或者是因为长期重复同一种运动,效果会逐渐降低?游蛙泳时,即使速度提升不上去,也感觉不太累,是因为游得太慢,还是蛙泳运动量本身就小?

要判断运动量是否达到效果,了解靶心率(THR)是关键。锻炼时,心率应保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如果运动负荷过轻,内脏器官的潜力无法得到充分调动,锻炼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反之,如果运动负荷过重,可能会超过生理负荷的极限,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说起蛙泳,这可是我最不擅长的一种泳姿。游1000米蛙泳,我大概需要23到25分钟(在50米泳池里)。这样的速度,我的心率大约在120~130次/分。如果你游1000米蛙泳需要40到45分钟,那就属于比较慢的游速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慢游可以作为养生方式,轻松且不会觉得累,运动强度相对较低。

以覃海洋为例,他的健壮身材足以证明,真正的蛙泳高手是需要有力量的。技术是基础,提高体能是关键。他在陆地上的力量训练做得更多,强度更大。

蛙泳是四种泳姿中最难游的,不仅技术含量高,对体能的要求也很严格。对于想要游好蛙泳、追求一定速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普通游泳爱好者学蛙泳的初期阶段,基本上是不需要太多力量的。要经历能游起来、能连续游、能游长距离这几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不论游1000米还是2000米,运动量都相对较小,主要是轻微的有氧运动。而在第二阶段,运动量并不比自由泳小,甚至可能更大。因为蛙泳的泳姿决定了其游进过程中的阻力较大。想要快速游进,就必须克服这些阻力,发力也不均匀,所以快速游蛙泳是很累的。

要想提高运动效果,可以尝试改变游泳方式。例如,你的1000米蛙泳如果游完一点不累,可以尝试增加到2000米;或者采用快慢结合的方式增加强度。另外要注意合理安排运动量在运动锻炼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锻炼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如果运动量过小就无法达到提高内脏器官功能的目的因而锻炼效果甚微而如果运动量过大又会对锻炼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学会准确熟练地测定自己的心率计算自己的靶心率合理调整运动量这样既能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又能避免不必要的疲劳和损伤。

无论是体育锻炼还是运动训练,都需要我们学会合理安排运动量。既要确保运动负荷达到锻炼效果,又要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通过了解和掌握靶心率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让锻炼更加有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