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薛宝钗住在贾家


薛宝钗在贾府一住便是八年,目睹了宝黛姻缘的破灭,最终实现了金玉良缘,嫁与了贾宝玉。从《红楼梦》80回前的诸多线索来看,她的命运与通行本80回后的“调包计”故事截然不同。

正是林黛玉被贾雨村所牺牲,与贾探春一同远嫁海外异国,薛宝钗才得以有机会嫁给贾宝玉。这一点,第四十八回中贾雨村谋害石呆子扇子的故事已经埋下了伏笔。

虽然宝黛姻缘的悲剧结局与薛宝钗无直接关系,但她的存在还是间接导致了林黛玉和她自身的双重不幸,“终身误”一词或许能为此作出注解。

薛家企图通过金玉良缘以求自救是事实,他们在贾府长期居住也是现实。但这种情况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

薛宝钗本人没有反对和反抗的权力。作为女儿,她身处当时的社会礼教之中,只能遵从母兄的意愿。

薛家别无选择。当时的情况下,贾府是他们唯一能攀附的豪门。若成功联姻,薛家将与王家形成进一步的捆绑,利益重新整合,薛蟠即便无能也可保富贵无忧。

金玉良缘背后明显有王家策划的影子。王家借由贾母掰谎的《凤求鸾》故事,揭示了背后的图谋。第五十四回的情节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从贾家的角度看,薛家赖住不去似乎有失礼节。但从薛家的角度看,他们这样做也合情合理。四大家族以贾家为首,利益紧密相关。薛家以四大家族的名义赚取的利益必须内部分享,大部分都会被贾家占据。

薛家当前困境中并无家主,贾家却袖手旁观,让人感到无情。对此,薛宝钗借由《咏螃蟹》表达了对贾家等三家无情的痛斥。至于金玉良缘,实际上是王家借以用血缘关系侵吞贾家的策略,薛家不敢反抗,也必须执行下去。

在贾府寄人篱下的薛宝钗,她的日常也体现了自己的无奈。她几乎很少在家中,大观园蘅芜苑基本整天无人,也从未在此举行聚会,这都是因为她需要出门应酬。

《临江仙·柳絮》中,薛宝钗的第一句“白玉堂前舞东风”,描述了她如同柳絮一般在贾府众人面前舞动的样子,看似优雅实则被动。同样在贾府寄人篱下,薛宝钗与林黛玉有所不同。林黛玉被贾家收养,无需特别表现;而薛宝钗则需要在主人家中露面交际。

薛宝钗背负着整个薛家的生存重担,这一尴尬现实被刘姥姥用“雪下抽柴”形象地表现出来。薛宝钗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并非真的野心勃勃,而是对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

身为女儿身却要为家族和无能的哥哥筹谋,这种苦闷在薛宝钗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曹雪芹借由袭人被父母卖了养哥哥的事影薛宝钗的悲情命运。儿子和女儿之间的不同对待更是让人感叹世态炎凉。无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薛宝钗,只能借“柳絮词”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摆脱束缚的愿望。

以上观点都是根据《红楼梦》80回前的故事线索进行整理、推论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