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养蚕日记300字


去年,我的孩子所就读的学校布置了一项别开生面的课外实践作业——蚕的养殖。那天放学回家,他带回了一片小纸片,上面布满了数十粒微小的蚕卵。这一幕令我不禁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的我也曾饲养过蚕。我决定与孩子共同担负起照料这些小生命的重任,见证它们从卵到结茧吐丝的成长过程。

起初,孩子对这次养蚕的实践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每天放学回家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是否有新孵化的蚁蚕出现。从第一只到数只,再到数十只的增多,这些小生命带给他无尽的惊喜。由于孵化时间的不同,蚕的身体大小也各不相同。在桑叶还未长出时,我们只能寻找蒲公英叶来喂养它们。我每日下班途中,都会特意停下来寻找适合蚕食的叶子。直到桑树叶子长出,我们才结束了那段每天在草地上寻找食物的日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对蚕的兴趣逐渐减弱,养蚕的任务逐渐落到了我的肩上。幸运的是,这时桑叶的供应量已经充足,大大减轻了我的负担。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由于蚕的体型差异越来越大,我不得不将它们分开饲养。每次喂食前,我都会仔细挑选,将体型相近的蚕放在一起。尤其是找出刚出壳的蚁蚕尤为困难,它们总是藏在叶子的孔洞中。我有时不得不反复检查同一片叶子。更换旧叶也是一个需要耐心的工作,因为有些蚕体型太小,稍不留意就会与叶子一起被丢弃。当我看到最后一只蚁蚕也成功蜕变成白色时,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久后,我们见证了第一只蚕开始吐丝、结茧和产卵的时刻。之前所有的辛苦与努力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当最后一只蚕完成产卵后,我将所有的蚕卵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由于缺乏经验,蚕的产卵位置五花八门,有的甚至产在了茧上或我平时用来蚕的棉棒上。我通过网上学习他人的经验,将蚕卵放入一个盒子中并放入冰箱保存。因为家里冬天有地暖,温度较高,若不妥善保存,可能会影响蚕的孵化。

前些日子,随着天气渐暖,蒲公英叶也更加丰茂。我拿出了去年存放蚕卵的盒子,期待着今年第一只破茧而出的蚁蚕。经过几天的等待,我曾一度担心蚕卵是否在冰箱中冻坏。直到昨晚,我像往常一样查看蚕卵时,惊喜地发现有几个黑色的小点在。这让我心中的担忧一扫而空。

我立刻穿上衣服下楼,在小区内寻找了几片叶子,急切地拿去投喂这些即将孵化的小生命。新一轮的蹲草地任务又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