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雨的三字词语
《春夜细雨颂》
唐·杜甫笔下之作
春雨适时降,春深始现身。
微风潜入夜,滋润细无声。
云暗田间路,火明江上船。
晨观红湿处,花繁锦城春。
背景:
此诗诞生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正值安史之乱尚未平息之际。杜甫避乱于蜀中,于成都浣花溪畔筑起草堂。此间,诗人历经离乱之苦,暂得宁静。春夜细雨,触动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体悟。
解析:
春雨适时至,应时最为珍
直译:这及时的春雨仿佛知晓时节,在春天最需滋润时悄然降临。
释义:首句彰显春雨的宝贵,在于它顺应时节,满足万物生长的需要,凸显春雨的灵性。
微风隐夜来,无声润万物
直译:伴随春风,它在夜深人静时悄然来临,轻柔地滋润着大地万物,无声无息。
释义:此句刻画春雨的细腻与无私,它默默奉献,不求张扬,以柔和方式滋养大地,是自然之美的生动体现。
田间云雾笼,渔火江面明
直译:田野小径被乌云笼罩显得漆黑一片,唯有江上渔船灯火在夜色中分外明亮。
释义:通过描绘“田间云雾”的暗沉与“渔火”的明亮对比,既呈现春雨夜的静谧氛围,又蕴含生机与希望,展现一幅动人的夜景图。
晨曦映湿红,花开锦城繁
直译:清晨时分,那被雨水打湿的花朵红艳欲滴,整个锦官城因繁花盛开而显得生机勃勃。
释义:尾句通过想象雨后清晨的景象,赞美春雨带来的成果,花朵因雨水滋润更显饱满,城市因花朵装点更显美丽。
全诗述雨而实写心。在无声无息、细腻润物的春雨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杜甫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洞察,更是历经沧桑后的赤诚之心。诗人以心观物、以情观景,将个人情感与天地民生相联系,正是其被誉为“诗圣”的深层原因。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积极态度。诗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词都饱含深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忧思,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