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能治愈一切情绪


编者笔记:

面对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甚至对生活失去兴趣的情况,很多人可能会担忧自己是否患上了抑郁症。当前社会,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背后隐藏着诸多原因。那么,我们应如何有效远离抑郁的困扰呢?

音乐治愈心灵的力量

人类似乎天生对音乐有着特殊的喜好。音乐在提升积极情绪、减少负面情绪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音乐能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它能够刺激大脑的奖赏系统,就像食物、、金钱一样,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音乐时,身体的节律如心率会与音乐节奏产生共鸣,尤其是在听欢快音乐时,身体会不自觉地随着节奏动起来。

音乐还有助于我们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温暖人心。它能够唤起我们脑海中的视觉形象,让我们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放松。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我们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他人的情绪,悲伤或欢快。这种情感的共鸣能够帮助我们释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

充足的睡眠缓解焦虑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发现,深度睡眠可以有效降低焦虑程度。研究人员通过对18名年轻成年人的睡眠和焦虑程度进行研究,发现睡眠对焦虑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尤其是深度睡眠。这表明深度睡眠具有减轻焦虑的天然功能。

一项以30人为对象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那些夜里深度睡眠较多的人,第二天的焦虑程度相对较低。这也再次印证了良好的睡眠质量对缓解焦虑的重要性。

运动是心情的兴奋剂

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的马健文指出,科学研究显示,运动能够刺激大脑内啡肽这种化学物质,使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内啡肽被称为安多芬,是一种大脑的镇痛物质,具有与、剂相似的镇痛和愉悦作用。

适度的运动能够调整不良情绪、抵抗哀伤、改善失眠、提高免疫力等。对于那些在心情低落时选择静卧不动的人而言,动起来反而能更好地改善心情。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如登山、篮球、羽毛球、跑步等,坚持30分钟以上即可刺激内啡肽的。但要注意运动锻炼并非越多越好,过于密集和高强度的运动反而可能增加焦虑和紧张。建议每两天进行一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超过9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