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汉大学樱花这么有名


三月风,情迷武汉大学樱!

置身于历史悠久的名校之中,赏樱之余,更品其文化底蕴。虽武汉大学不如东湖磨山樱园那般人潮汹涌,但“一票难求”的盛况足以见证其魅力所在,令人心生向往。

武汉大学赏樱有一条经典且浪漫的路线,从教二旁的鲲鹏广场起步,穿越樱花大道,一直延伸至行政楼附近。其中,“樱花大道”作为武汉大学最美的赏樱地点,樱花数量多且分布集中。这里还有一座被誉为“樱花城堡”的老斋舍,被誉为“樱顶”,是观赏樱花的最佳位置。

漫步在樱花大道上,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如雪的樱花,更有许多游客选择沿着石阶走到学生宿舍窗下,与那簇簇樱花留下亲密的合影。

老斋舍作为武汉大学最早的学生宿舍楼,也是早期建筑群之一,它依山而建,以灰色的花岗岩为主体,显得质朴而沉稳。其建筑风格既具格调,也具底蕴,早在2001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入老斋舍,每栋每层的宿舍楼命名都颇具趣味,如“日字斋”、“地字斋”、“洪字斋”等。每一层楼的斋舍门前的字让我想到了《千字文》。经过查阅资料,果然如此。每栋宿舍由两个大天井分隔为前中后三排,各排则根据山势高低分为不同楼层,以“天、地、玄、黄”等字命名。

登高远眺,只见宿舍楼顶平坦开阔,游人和学生可在此散步、读书、赏景。其最高处是一座老图书馆,这里是一览武汉大学风景的最佳位置。既可以欣赏到老图书馆的古朴典雅之美,也可以鸟瞰整座校园及对面珞珈山的美丽景色。春天来临,俯瞰老斋舍前的樱花盛开,美不胜收。

为了更好地让游客赏花、观景,老斋舍有校园志愿者协助工作。这里的“地不平天平”的建筑格局让我对老斋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老斋舍依狮子山南坡而建,虽然各排宿舍底层地面高度不同,但其屋顶却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学生们推开宿舍的窗子就能看见窗外的樱花,伸出手去就能触樱花。到了四月,窗外便是潇潇洒洒的樱花雨,何等惬意、何等浪漫。也正是这建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使得老斋舍前的樱花大道成为游人和市民最为集中的地方。

在老斋舍的窗下,行人络绎不绝,他们或举起手机拍樱花,或与樱花合影。建筑、人与花、与自然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境界。武汉大学的建筑不仅体现了古典与现代建筑之美,也融合了自然之美。其建筑风格不仅开当时之先河,也体现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古典与现代之融合。

当我走到老图书馆前时,虽然很想进入其中一探究竟,但其外观却将我深深吸引。老图书馆被视为武汉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和精神象征,它在建筑上既有传统的殿堂式风格之威严,也有西式建筑之韵味。从正面看,其飞檐翘角、龙凤卷云等元素令人感到亲切;而从侧后看,西式建筑的形式则更为明显。

在图书馆左右侧分别矗立着文、院,它们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左文右武”、“文华武英”之特色。附近还有一座雕像纪念着武汉大学的首任校长王世杰。

在此地游走一番后离开,心中既有激动也有失落。这也许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真实写照吧!但更多的是对这所百年名校的敬仰与对樱花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