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皮孩儿二年级的贼


田野间的岁月,别有一番温馨滋味。

在广袤的乡野之中,童年是那么地纯真而自在。孩子们,那时的他们穿着破旧而又不失温暖的衣裳,脚上穿的是鞋底磨破的鞋子,补丁摞着补丁,而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却能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到无尽的乐趣。

插图:每一片田野都是天然的游乐场,不需要任何门票。这里有无尽的游乐设施,无论是跑跳,还是追逐嬉戏,都让人乐此不疲。春夏秋冬,季节的变换为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游戏创意。春天,他们四处寻找新奇的事物;夏天,绿意盎然,玩耍的地方总是那么地多;到了秋天,好吃的、好玩的都自然而然地来到他们身边;而冬天,尽管寒冷,但也无法阻挡他们玩耍的脚步。

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玩耍,抬花轿、摔跤、开土仗、撵兔子……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由自在。他们也玩猜头家、剋瓦、摔洋人儿等游戏,用柳条串起蚂蚱,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在野外淘气时,也会有受伤的时候。他们的脚被蒺藜扎到,脸上被马蜂蜇出包,但这些小伤痛并没有阻止他们继续在田野间玩耍的决心。

他们从长辈那里学习到了处理伤痛的方法。例如,被蟪子蜇到后,他们用鞋底将蟪子碾烂,用绿汁涂抹伤口;如果不小心划了口儿,他们就朝血口子尿尿来止血。这些自然的疗法,虽然看起来有些简单甚至有些“野蛮”,但却在那个时候的孩子们中间流传着。

田野不仅是他们的游乐场,更是他们的“超市”。他们可以随意采摘桑葚、青杏儿、巧瓜儿等果实,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他们还会偷吃瓜果梨桃和一些庄稼作物,虽然这让他们感到害羞,但这也成为了他们童年的一部分记忆。

孩子们虽然贪玩,但他们也知道家里的困难。他们会在田野中寻找可以带回家为家庭出力的东西,如捋榆钱、捡麦穗等。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家庭观念。

田野是乡村孩子们的开蒙大课堂。在这里,他们享受着大自然的温情教育。他们的记忆中充满了在田野间度过的时光,那些欢笑、那些泪水、那些纯真的岁月都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无论长大后经历了多少城市的喧嚣和繁华,《田野间的岁月》依然在他们心中留存着最温暖的一角。《日报》(同上文所述日期和版面)改编了这段文字为原创作品进行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