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孔乙己原文全文内容


在鲁镇的醇雅居酒店,环境与其他地方大相径庭。酒店门前有一个别具一格的柜台,柜内总是备有热水,随时可温酒待客。那些辛勤的工人,午后和傍晚下班后,常会花费四文铜钱换得一碗热酒。虽然经过二十余年,物价已有所上涨,但那价格依旧让人感到亲切。他们站在柜台外,品着热酒,稍作休息。若他们愿意多花费一些,就能品尝到一碟香酥竹笋或者茴香豆,作为下酒的小菜;若是消费达到十几文,便可以点上一道荤菜。这里的主要客群还是那些朴实的工人,他们穿着短衣,生活朴素。而那些身着长衫的尊贵客人,则会步入店内,点酒点菜,悠然自得。

自我十二岁起,我便在镇口的醇雅居酒店里做起了小伙计。因我长相被认为有些憨厚,掌柜担心我无法应对那些穿长衫的尊贵顾客,便安排我在店外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虽然外面的短衣顾客言谈较为随和,但也不乏一些爱唠叨的客人,他们喜欢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仔细检查壶底是否有水,然后才安心地享用美酒。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想要偷偷加水便显得困难重重。数日后,掌柜又认为我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由于介绍人的情面,我无法被辞退,只好改做专职温酒的工作。

于是,我整日在柜台内站着,履行我的职责。尽管我没有失职,但总觉得这份工作有些单调乏味。掌柜面色严肃,主顾们也缺乏好声气,使我感到压抑。孔乙己的到来总是能带给我一丝欢笑,因此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乙己是这家酒店里唯一一个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的人。他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皱纹间夹杂着伤痕,他的花白胡子凌乱不堪,显得不修边幅。他虽然穿着长衫,却脏乱不堪,似乎多年未曾修补和清洗。他说话时总是满口古语,让人听得半懂不懂。因为他姓孔,大家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句半懂不懂的话中,给他取了个绰号。

每当孔乙己来到店里,所有的酒客都会朝他笑。有人甚至高声调侃他:“孔乙己,你的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他不作答,只是对柜台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说完便掏出九文大钱。旁边的人故意嘲笑他:“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瞪大眼睛辩解道:“你们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旁人则继续打趣:“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孔乙己的脸色瞬间涨红,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他说出一些难懂的话,如“君子固穷”,引得众人哄笑,店内外气氛顿时轻松愉快。

我听说孔乙己曾读过书但未,生活日益窘迫甚至到了讨饭的地步。幸而他有一手好字替人抄书换取一碗饭吃。但他有个坏习惯爱喝酒又懒散做事不久便会失踪。尽管如此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其他人好从不账款虽然有时没有现钱但不出一个月定会还清。

孔乙己在店里总是保持着他的尊严和知识分子的体面即使面对众人的嘲笑他也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多作争辩。他对我这个小孩却格外关注有一次他问我:“你读过书么?”我点了点头他接着考我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我心中暗想这样一个讨饭的人居然也敢考我于是转过头去不再理他。孔乙己等了许久恳切地问我:“不能写吗?我教给你记住这些字将来做掌柜时写账要用。”我暗自思忖自己与掌柜的等级相差甚远而孔乙己的未来却被困在了这个小小的酒馆里。

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酒馆里孔乙己的身影成为了我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他不仅是一个普通的酒客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尽管他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坚持他的故事在醇雅酒店的每一个角落流传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无法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