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击的主要安全措施有


雷电预警:不容忽视的自然力量

雷电是一种常被人们忽视的气象灾害。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近期我县大部分地区将会有雷电活动,其中局部地方还可能伴有短时强降雨。为了保障的生命财产安全,请大家做好防范措施。

一、雷电的形成及危害

雷电是伴随雷暴天气出现的自然现象。雷暴发生时,当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就会产生放电现象,形成雷电。这种带有的天气现象不仅伴有隆隆的雷声,还有耀眼的闪电。雷电的电流强度可达到几万至几百万安培,温度更可高达摄氏两万度。如此强大的电流和高温,其危害程度不容小觑。

二、个人防雷措施

雷电伤人方式主要有四种: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了解这些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防范雷电伤害。

1、室内避雷:

(1)切断雷电侵入通道:及时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或球形雷飘进室内。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电视和网络信号线插头,防止雷电从各类线路入侵。

(2)远离雷电泄流通道:不靠近柱子和墙壁,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保持室内干燥,房屋漏水应及时修理。雷雨天不要打电话,也不要使用电话上网。避免站在灯泡下,并尽量不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上不导电的物品或坐在木椅子上等。

2、户外避雷:

(1)以避为主:尽量避开雷雨天进行户外活动。如无法避免,应远离落雷区域和雷击高发区域,如山顶、孤立高地、水面或湿润地及其交界处等。要远离高、尖、金属物体,如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

(2)注意藏身: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寻找干燥的山洞等地方藏身。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尽量寻找低洼之处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的高度。不要将棒状物扛在肩上,穿雨衣比撑伞更安全。

三、雷击的救应措施

如果不幸有人遭雷击中,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主症包括皮肤烧伤、鼓膜或内脏震裂等。急救方法与触电急救相似,包括心肺复苏法、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等,同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具体步骤包括:伤者就地平卧、松扣,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等急救操作,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雷电虽为自然现象,但其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小觑。了解雷电的形成、防雷措施及救应方法,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请大家务必重视雷电预警,做好防范工作,确保自身安全。

来源:遂川新闻网 责编:梁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