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如盖的隐喻和含义
《潕溪书院的风华录记》
潕溪书院之春,被记者胡承鼎所捕捉。
在吉首城区的鳌鱼峰上,春日里的潕溪书院显得格外温柔。一片紫色的花海,将书院装点得如诗如画。檐角、廊柱间,垂挂着一帘帘紫藤花,仿佛天上繁星倾泻人间,云雾缭绕。这紫藤,仿佛是书院五百年来不变的印记,将时间的痕迹和文化的脉络,密密地编织进每一串花穗之中。
潕溪书院的紫藤花盛开得如火如荼。藤蔓攀爬过明伦堂的青瓦,绕过藏书楼的飞檐,在春风中舒展开来,形成一片流动的紫色烟霞。此时此刻,白居易的风雅情怀有了具象而生动的注解,“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
如果说樱花是少女的娇羞,槐花是书生的清雅,那么紫藤则更像是一位智者。它以遒劲的藤条为魂骨,让繁密的花串在沧桑中绽放出勃勃生机。花开时,藤架下光影浮动,仿佛时光倒流,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在紫藤的掩映下,仿佛能看到潕溪书院的旧时光。过去的学子们在此诵读诗书,以藤荫为伞,以落花为笺。有人即使衣衫单薄、手冻得发红,也紧攥笔杆不放松;有人即使饥肠辘辘,也用琴声和画意滋养灵魂。这藤蔓攀爬的姿态,就像是他们的隐喻,即使生于贫瘠之地,也要向高处求索,用柔韧之姿托起一片精神的穹顶。
如今,在藤影斑驳的石阶上,依然可见风华正茂的少年捧书而坐。藏书楼的窗棂半开着,紫藤的清香悄悄潜入,与书页间的墨香交织缠绕,生生不息。当紫藤花开得最盛时,连风都显得沉甸甸的。花瓣落在鳌鱼池的水面上,惊醒了池底的生物,那涟漪荡开的瞬间,仿佛看见文化的脉络和抱负在水中晕开。
这潕溪书院的紫藤便是时光的见证者与信物——它见证了明朝的月光、听过了民国的书声、也浸润着今日学子的笔墨。虽然花事有尽时但潕溪书院的紫藤早已将文化的种子播撒进每一粒土壤之中——待春风吹过又将迎来满架繁花、满园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