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对联手抄报
教学楼内的长廊展现出浓厚的诗联文化的气息
在我市启动创建“优秀楹联文化城市”和“诗词之乡”的进程中,江川区大街小学严格遵循相关指导精神,强化了诗词楹联的与团队建设。该校积极开展诗词楹联的诵读与创作活动,在巩固完善“楹联教育基地”的也加强了诗词楹联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这一系列的行动,都是为了弘扬我国传统的诗词楹联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我市争创“优秀楹联文化城市”和“诗词之乡”提供强大的支持。
大街小学始建于1946年,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完善的设施使其成为我省一流的示范小学。为了更好地传承经典传统文化,自2015年起,大街小学便开始了诗词楹联文化学校的创建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同年便荣获了“楹联教育基地”的称号。
步入大街小学,浓郁的诗词楹联文化氛围便扑面而来。在文化景观雕塑上,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关于“实践与坚持”的名言,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在教学楼的各个楼层中,悬挂着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句、古今名联等,这些都为校园营造出了浓厚的诗联文化氛围。
据该校教师郑兰芬介绍,教学楼的一楼主要展示童谣和儿歌。这些内容丰富的儿歌和童谣,色彩斑斓,知识性和趣味性并存,读来朗朗上口,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二楼则主要展示国学经典中具有楹联风格的名句。这种雅致的窗格设计和淡雅的背景,衬托出精彩的古典名句,内容涉及四书五经及古代经典著作,使中年级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三楼为楹联走廊,以古今名联为主,两侧的廊柱上悬挂着14副名联,同时还有五块展板介绍楹联常识和故事,为中高年级学生提供了欣赏和学习的平台。四楼则以诗词文化为主题,通过卷轴形式展示了16首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句,让高年级学生在欣赏的也能学到古风雅韵和平仄常识。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大街小学一直按照楹联文化进校园的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学校相继成立了多个与诗联文化相关的和社团。以“建设人文校园、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以振兴诗词楹联文化为主线,通过举办、创作、诵读、墙报、编辑校本教材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校师生普及了诗词楹联知识,营造了文化传承的氛围。学校还把诗词楹联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编写校本教材、开设专栏等形式,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诗词楹联知识。
副校长郑佳表示:“接下来,在我市创建‘优秀楹联文化城市’和‘诗词之乡’的工作中,大街小学将继续把诗词、楹联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活动中。通过晨读、午读、经典诵读活动及诗联创作、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和平台,让诗词楹联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进一步弘扬我国的诗词楹联文化。”(玉溪日报记者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