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师宴和谢师宴的区别


食谈规矩

当我们探讨食物的时候,不仅是其滋味与风味,更多的是其中的礼仪与文化。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广府饮食礼仪与母语之间的深厚联系。

作者:黄先生

小时候随父母参加宴席,我曾因不恰当的吃法被父母制止并训斥。当时我感到委屈,如今回想起来,父母的实为至理。在广府文化的熏陶下,家庭启蒙的第一课便是“食礼”。《礼记》中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见,宴席上的礼仪便是检验一个人修养的最佳场合。

我们何尝不想在宴席上无拘无束,不受任何规矩的束缚呢?比如那些时常出现的“谢师宴”、“敬师宴”,除了将你恭请到首席上座外,其他时候的规矩就显得不那么严格了,师生之间、朋友之间随意交谈、畅饮。但这毕竟是非正式场合。那么,在正式、庄重的场合呢?我认为还是需要讲究一些饮食礼仪的。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认为值得遵循的饮食礼仪。

一、座次安排

什么是首席上座?在旧时,面向南方的位置被视为最尊贵的,但在现代进入酒楼后则变得不那么明显。通常最尊贵的长辈应坐在正对门口的位置,但在某些家庭宴席中,如果不将最尊贵的长辈请到此座上,他们可能会感到不悦。如果你是东道主,那么这个位置自然应由你来坐。我的一个学生,作为老板,在设“敬师宴”时,他坐在此位置,称为“主陪”,他的太太坐在他正对面,称为“副陪”。其他人的座位则根据关系和身份来安排。

二、用餐之前

我们应该习惯在餐前说些吉利的话,避免谈论不吉利或令人沮丧的话题。在广府文化中,认为在餐桌上谈论不吉利的话会影响食欲,甚至因此引发争执。有不好的话留到酒宴外再说。我们应避免用筷子敲打碗碟或盘子。因为只有乞丐在乞讨时才会这样做。筷子应整齐地放在碗或碟子上方,避免长短不齐地放置筷子。

三、用餐之时

在用餐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请客吃饭时不要上七道菜,因为在广州人看来这是不吉利的。另外在上菜时也要注意菜品的摆放和顺序以示尊重等等都值得我们注意和遵守的规矩这里只是略举几例了。

四、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提到的规矩外还有许多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不要随意将筷子在饭碗里或菜碟上因为这只有在办丧事时才会这样做;夹菜时只能夹自己面前的菜不能随意挑菜等等这些看似繁琐的规矩实则是礼仪之邦广州礼仪之城的体现。

五、用餐之后

在用餐结束后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不要随意问别人是否吃完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询问;同时也要避免说一些可能被认为是自满或过于自信的话语等等这些小细节都能体现出我们的教养和对他人的尊重。

总之饮食礼仪不仅是形式更是文化的传承与体现让我们一起学习并遵守这些礼仪规范让我们的餐桌充满尊重与温馨共同营造一个有礼有节的生活环境吧!广府文化的魅力在饮食礼仪中得以彰显的礼仪之邦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去发扬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