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怀念老同学的歌曲
近日,我听闻了一篇源自杭州丁兰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于自媒体“语文山水”所分享的佳作——《旧轨还乡》。这是由该校初三学子张潇冉创作,文中描绘的情感令人如痴如醉,如入梦魇。在这其中,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那种怀旧的情感似乎唤醒了心中最深处的思绪。
《旧轨还乡》以小女孩在火车上的观察与回忆为线索,娓娓道来。她笔下的火车一路向北,窗外景色从南方的温婉逐渐过渡到北方的辽阔。她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描述出:“铁轨的锈迹化作记忆里的虚线,故乡犹如底片上的残影。”每一句都是那样真实,没有矫情的词藻堆砌,却让我感受到她的深深怀念。
听她描述,我仿佛身临其境,一幕幕回忆的画面在我脑海中浮现。火车的鸣笛声、窗外的景色、儿时的欢笑与泪水,仿佛都重新演绎。这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所讲述的动人瞬间,更是折了我们每个人成长路上的共同记忆。
从绿皮火车到如今的高速列车,从长途跋涉到如今的便捷出行,回家的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无论方式如何变化,对家乡的那份情感始终如一。张潇冉在文中还写到了姥爷去世后,自己回老家的次数增多且旅程变得艰难。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为了工作、为了生活而背井离乡的日子。虽然有了自己的家和孩子,但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这种变化何尝不是许多人成长的缩影?那些曾经陪伴我们长大的亲人渐渐老去,甚至离开,而我们的归乡之路也变得不再简单。
面对这篇《旧轨还乡》,我进行了深切的反思。当我看着手机通讯录里许久未曾拨打的号码时,我决定拨通它们。听到那些简单的“都挺好的”之后,我意识到老人的孤独与对陪伴的渴望。就像孩子们需要我们的爱和陪伴一样,老人也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时间来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这不仅是物质的给予所能满足的,更是亲情与陪伴的无法替代性。
察布的女孩张潇冉,谢谢你用你的笔触让我再次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回忆起自己渐渐遗忘的童年和珍惜当下的生活。无论工作多忙、距离多远,常回家看看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永恒的呼唤和坚定的决心。我们要像小时候他们那样对我们那样关爱和珍惜彼此,把爱与陪伴带给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