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马虎虎打最准


记者 | 张强

编辑 | 岳鹏

在,大约有八百万人过着游牧式的生活,他们追随着季节与花期,穿越南北,奔波于各地的花田之间。

屠忠诚与妻子多年来一直追逐着花开的脚步。2019年秋季,他们一家回到了家乡宁波慈溪市崇寿镇海运村。虽然部分蜂农已经歇息,但由于一月份的持续影响,大批蜂农们的脚步停歇。

每到春天,养蜂者们会载着沉重的蜂箱、蜜桶和炊具开始新的征程。他们驱车穿越千山万水,寻找每一个盛开的花朵。这个过程人们称之为转场。每到一处花田,他们便驻扎下来,让蜜蜂采蜜。

今年因影响,交通使得许多蜂农被困在云南地区,无法转移到下一个地方。此时四川的油菜花已渐近盛开期。

屠忠诚感慨道:“在慈溪这里温暖如春,油菜花渐渐盛开,蜜蜂们依旧可以采蜜。”他的蜂箱安放在海运村村口不远处的田野中,帐篷则陪伴着他走南闯北。

然而并非所有蜂农都如此幸运。有些蜂农的朋友圈里弥漫着焦虑与困扰,他们因为无法进入新的地区。另外一些蜂农则面临着“人蜂分离”的困境。

肖苏珊是新疆昌吉的一名养蜂人。去年她在吐鲁番租地放置了蜂箱,但因和交通限制,她无法立即返回照看蜜蜂。她担心蜜蜂吃完了饲料后无法得到及时照料和除螨工作。

类似的情况在北疆的许多蜂农中也在上演。由于交通和天气原因,许多蜂群无法及时转运到吐鲁番地区,面临死亡的危险。

尽管发布了紧急通知以解决当前困难并加快养殖业的复工复产,但许多蜂农仍感到迷茫和焦虑。他们期待早日过去,能够重新开始转场工作。

除了带来的困扰外,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水和干旱也给养蜂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尽管在社交媒体上养蜂人的笑声和沿路的花海令人向往,但转场路上的未知挑战和困难总是多于美好的回忆。

养蜂人的转场路线并非固定,花期是他们的唯一指南。每到一处地方,他们便在花田边搭建临时帐篷和炊具,开始了为期二十天的转场生活。

每一年都充满了变数和挑战。比如屠忠诚曾因为突如其来的天气而错过最佳的采蜜期。面对不利天气条件,他不得不调整计划继续前行寻找新的机会。而肖苏珊则需要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协调安排以保证蜜蜂的顺利生活。

然而这些养蜂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年轻人对养蜂这一行业并不感兴趣,慈溪市调查发现年轻人养蜂人数不到20个。像屠忠诚这样的老一辈养蜂人年龄渐长,面对转场路途的艰辛和重负感到力不从心。

“曾经的慈溪是养蜂人的黄金地,但随着老一辈人的退去,如今的养蜂人都在年龄大的时候选择了退出。”金寰说到,他是宁波天作蜂蜜公司的董事长并经营着一家蜂蜜加工企业。“没有年轻一代愿意接手这个行业。”

养蜂业不仅关乎经济效益,更对农业产生深远影响。全球有七成的植物依赖蜜蜂授粉来保证生长和繁殖。若没有蜜蜂的帮助,农业将面临重大危机。农科院的数据显示,养蜂业对36种主要经济作物的增产贡献高达自身产值的76倍之多。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对国内蜂蜜质量提出了担忧。“国内蜂蜜质量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金寰表示,“优质蜂蜜需要天然成熟的过程。”他认为缺乏先进技术和利益驱动是导致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逐渐回升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在各地上演着肖苏珊和屠忠诚这样的养蜂人期待着新的一年能有更好的收获祝福他们在接下来的转场路途中一帆风顺满载而归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和珍惜这份不易同时也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这一行业了解其中的不易与价值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