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结束了怎么总结


优质课堂的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老师们最为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打造优质课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仍可以从一些基本层面来评判一节课的优劣。

一、理念层面

一节课的优劣首先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程度上。

1. 自主学习的程度。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并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这需要看学生在学习中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

2. 合作学习的效度。合作学习强调共同的学习目标,通过小组或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其效度在于小组的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预设生成和互动。

3. 探究学习的深度。探究学习是发现学习的一种方式,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其深度在于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以及问题的数量和质量。

二、操作层面

除了理念层面,一节课的优秀程度还体现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上。

1. 联系阅读。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相关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

2. 主动问答。学生应积极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 自主讨论。学生应自选问题并就这一问题自由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以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

4. 自评互判。学生应重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促进自我认识和相互学习。

三、教师策略层面

一节课的优秀程度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策略上。

1. 引人入胜。教师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最佳状态下学习。

2. 精导妙引。教师需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精心指导、巧妙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实现教学目标。

3. 制造。教师需用艺术性的手法掀起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4. 扬长避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短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5. 出奇制胜。在高手如林的情况下,教师需有“出奇制胜”的勇气和智慧,以收“豁然开朗”之效。

四、综合评价

综合以上三个层面,一堂优秀的课程应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依标施教并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引人入胜、精导妙引并制造教学。教师应扬长避短、出奇制胜,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优质课堂是每位教师的追求和目标。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END

▍来源:网络整理

▍综合整理: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