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模板
知识结构化: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新视角
本文阐释知识结构化的概念、特点及必要性,从what与how两个方面探究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中建构结构化知识的教学策略。提出教师应充分认识建构结构化知识的重要性,并依托高质量的语篇、借助写作和非写作课堂、通过设计问题链、利用整合信息的工具、加强写作审题训练和还原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建构应用文写作的结构化知识。
关键词:结构化;应用文;写作教学;高中英语
一、问题提出
随着新高考英语的推进,应用文写作的分值由原来的30分提高到40分,这表明应用文写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状是学生常常写出的东西是语句的机械堆砌,内容空洞,无篇章结构逻辑,无衔接,无连贯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比较、串联和整合知识,注重结构化知识的建构。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注重结构化知识的建构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知识结构化的概念与特点
知识结构化是通过积极学习,将新知识纳入、完善并重组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不仅是静态的知识整合,更是动态的理解和学习过程。
(二)知识结构化的必要性
1. 符合大脑接受信息的规律:有规律或遵循某种模式的东西更易于为大脑所接受。
2. 新课标的要求:有效知识是结构化、体系化的知识,是可以内化和迁移的知识。
(三)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中建构结构化知识的教学策略
1. what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哪些方面的结构化知识?
- 应用文主体段落常见话题、拓展方面和对应语块。
- 应用文常见功能话题和对应句式语块。
- 段落内拓展要点的方式和对应结构。
- 应用文第一段的必要信息和呈现方式。
2. how的问题——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建构结构化知识?
- 依托高质量的语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感悟、归纳结构化知识。
- 在写作和非写作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建构结构化知识。
- 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提取结构化知识。
- 利用整合信息的工具,如表格、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整理和构建知识结构。
- 加强写作审题或重审题训练,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完善作文结构。
- 还原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分析和应用结构化知识。
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应注重知识结构化的建构,引导学生发现各类应用文之间的共性和关联性,搭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活知识”。这需要教师优化、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创设真实的话题语境,激活、巩固、完善学生的结构化知识。
四、具体实施路径
(一)借助写作课堂和其他课程整合教学
(二)通过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
设计问题链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提取结构化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在讲解一篇关于申请信的范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初读文本并回答问题引出本课主题接着通过一系列有层次感的问题串让学生关注申请信的主体内容、段落结构和句子展开方式等从而对申请信的内容和篇章有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四)注重实践和反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同样如此参考资料
李留建与的观点。2020年,他们在《英语教师》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高中英语课堂语言知识结构化、内化和迁移路径的论文,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其方法和效果。
梅德明与王蔷的著作。他们共同解读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此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北京出版,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参考。
吴彩霞的学术研究。她在2012年的一篇论文中深入探讨了英语语法项目之间的关联性,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徐本当的网络文章。他在2019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高考英语书信作文写作思维的文章,通过在线平台分享了其独到的见解和经验。
徐国明的学术探讨。他在一篇关于结构化知识研究的论文中,详细阐述了结构化知识的内涵、价值以及创建策略,对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赵连杰的研究发现。他在一篇关于英语学习理解活动中结构化知识的建构方法和启示的论文中,为教育者提供了在英语学习中如何有效建构结构化知识的策略和思考。
本文首次在《英语教师》杂志上发表于2021年的第16期,这些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探讨为英语教育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上述参考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英语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