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三个维度怎么写
文章约2900字
一节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优质的课堂是各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取决于教材、学情和教育时代特点这三个维度。
教材维度: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决定了这节课的基本框架和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应当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使教学内容既全面又深入。
学情维度:教学的目的最终是指向学生,了解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有效的教学必须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清晰把握,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育时代特点维度:不同的时代,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从农耕经济时代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融入教学中,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三个维度中,教材决定了一节课怎么上的清晰度相对较高,而学情和教育时代特点的考虑则往往被忽视。这导致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陷入“教书”的困境,而非“用书教”。
好的课堂设计应当源于教师的主观钻研教材的结果,但更应依据来自学生的客观实际。教学设计不应只源自教师的主观想法,而应基于学生的问题和发展需求。一节课的美,不在于完美,而在于缺陷的美,这是很多教师容易忽略的一个维度。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力和知识的重要性已经发生了变化。人的幸福人生离不开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多种能力,在同样如此。这启示我们,教育是有时代性的,优秀的教育是属于时代的。
一堂好课,由三个维度决定。明晰了三个维度的坐标,才能上好一节具体的课。从这个角度看,重视教育就要重视课堂,关注教育就要关注课堂。绝对不能学问越高离课堂越远,职务越高离课堂越远,那是教育发展的误区。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入问题要素。一堂课的有效进行往往始于问题,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有效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探究。合作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控制合适也是一堂好课的关键因素之一。所谓“合适”,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这样既可以避免因内容过于简单或复杂而造成的学生厌学或消化不良的现象。同时要重视学生的预习情况。有效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与困惑所在,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准备。
改变课堂、改变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继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是为了成就学生。有效的继续教育应该既抓长线也抓短线,既要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发展,也要着眼于当下的课堂教学改进。可以通过二次备课、合作与合适的研究等方式来帮助教师改变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读懂教材的能力和引导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等。
“教书”不如“用书教”。要上好一堂课不仅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钻研更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对时代特点的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教书”的困境真正实现“用书教”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往期回顾:
“教师力”修炼系列文章持续更新中……
参与我们的“摄影大赛”、“70年,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和“寻找新锐教师”活动等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图片或文字链接。
文章来源:转载自教师报本篇文章选自教育报并有所删节以适应本文的长度和内容需求
本期编辑:shalee
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信息:由国主管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承办的《教师》杂志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并发行相关工作由北京报刊发行局负责国内总发行国内刊号为CN 11-4801/Z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672-2051合作数据库信息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