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植树》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1.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喜鹊。

2. 介绍喜鹊的外观特征:喜鹊嘴尖,尾长,身体大部分为黑色和靛蓝,肩和腹部为白色。它们喜欢将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全年大多成对生活,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

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喜鹊有关,作者是金波。金波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包括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等,童话集《小树叶童话》等。那么,今天的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掌握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掌握基础生字新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 认读生字新词,提出读书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 认读生字,教师指导生字发音,尤其是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和整体认读音节。同时展示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比一比、多音字等。

3. 认识新偏旁“尸字头”,了解尸字头的字大多与或住所有关。如:屋、局、层、展等。

4. 读写词语,如“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等,并进行词语积累。如说几个类似“安安静静”的词语。

学习任务三:图文结合,深入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和喜鹊的情感变化。)

1. 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 学习第1、2自然段,理解“孤单”的意思。通过自由读文、圈出文段现的事物、说感受等方式,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注意“一”的变调。同时比较句子,理解“孤单”的含义。最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孤单”的理解。

3. 学习第3-6自然段,感受快乐。想象画面,自由读文,思考树和喜鹊还孤单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并加以分析。同时拓展延伸,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想象,当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之后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呢?

学习任务四:观察结构,规范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字形、了解生字结构、重点讲解特殊笔画和偏旁等方式,规范学生的书写。)

1. 出示生字“从、好、们、叫、它、回”,学生观察生字结构。

2.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练写。重点讲解特殊笔画和偏旁的写法。如“从”字的书写顺序,“好”字的左右结构等。

3. 学生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六个会写字,并展示。同时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

4. 小组内竞赛描红、临帖并展示优秀作品。

板书:

树和喜鹊

孤单 → 快乐(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