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鉴赏作文800字
吴春园
近年来,古诗词的跨度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特别是在考试中,这种阅读方式受到了命题者的青睐。
题型一:情感比较鉴赏类
【中考真题示例】(以具体城市中为例)
比较阅读两首送别诗,请赏析它们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宋诗:风从西边吹来,寒冷的西风拂过船窗,送别之际的忧愁已满缸。要记住我们分手的地方,那是松江边,烟雾微雨中。
唐诗:千里,白日昏黄,北风吹着大雁和雪花纷纷。别担心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题指导】解答时,要准确把握诗词曲表达的情感。可以从所描写的形象特点、人物行为、环境意境、作者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及显露感情的关键词句等方面综合分析推断。例如,理解《送人之松江》的情感,要结合所写环境和人物行为;而《别董大》的情感,则需抓住人物的行为表现。
【答题构建】答案应包括: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形象或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于比较鉴赏类题目,还需要结合双方的特点分点回答。
【参考答案】前诗通过描绘西风烟雨的环境和借酒消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沉重、悲伤情绪。后诗则通过劝慰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乐观旷达胸襟。
题型二:表现手法比较鉴赏类
【中考真题示例】(以具体城市中为例)
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请分析并指出各自的突出点。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的理解。要找到诗歌中对比的双方,分析出双方对比所突出的内容。例如,甲诗与乙诗的对比,可以突出诗歌创作中需要创新才能引领的观点。
【答题构建】答案应包括:点明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阐述,视题目实际情况分析效果(如表达效果+情感效果的形式),并比较双方的特点分点回答。
【参考答案】甲诗采用古今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的观点。乙诗则通过王杨卢骆与轻薄者的对比,突出了优秀文章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流传的观点。
题型三:景象与心境比较鉴赏类
【中考真题示例】(以具体城市中为例)
两首诗虽然都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象,但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其异同。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以及写作特色的理解。要选取合适的角度(如景物特点、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扣住“洞庭湖的景象”,用恰当的语言答案。也要结合两首诗的心境进行比较。
【答题构建】答案应包括:明确选取的角度,扣住洞庭湖的景象用恰当的语言答案,并结合两首诗的心境进行比较分点回答。
【参考答案】同:两首诗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奇丽。异:①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②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③杜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在心境方面,《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望洞庭》则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