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语录的人生哲理
“妈妈说,我长得像头猪。”
每当人们提及这个话题,脑海中常常浮现的是那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动漫形象——麦兜。他是许多生长于粤语区的80、90后的童年回忆,一个写给成年人的真实童话。
麦兜的诞生与成长
自1990年在香港《》副刊开始连载,麦兜的故事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十年。这头来自大角咀的单亲家庭小猪,已经成为了香港草根精神的象征。不同于其他动漫角色,麦兜的动画始终没有多余的幻想,真实地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
麦兜的走红与创作背景
麦兜的走红始于2001年的第一部电影《麦兜故事》。这部作品由漫画作家麦家碧创作形象,编剧谢立文赋予灵魂。他们耳熟能详的“鱼蛋粗面”情节,便是出自谢立笔下。
麦兜的世界——弱者的故事
在麦兜的故事中,除了他的不帅和不聪明,他还拥有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背景。他性格佛系,不争不抢,永远比别人慢半拍。这样的性格,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几乎是致命的。
麦太与麦兜的母子情
麦太,一位单亲妈妈,为了麦兜努力工作,有时甚至同时打两份工。她拥有“狮子山下”的拼搏精神,相信多劳多得,相信百忍成金。在她的细心呵护下,麦兜的童年单纯而快乐。
麦兜的食物哲学
麦兜与食物有着不解之缘。谢立文用食物来描绘麦兜的世界,如“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霎时之蛋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叉烧。”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语句,展现了麦兜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
草根阶层的咏叹调
谢立文在创作中融入了草根阶层的情感。他笔下的春田花花幼稚园、校长、学生等角色,都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写照。他们或许平凡,或许丑陋,但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麦兜的造梦
麦兜的故事告诉每一个大人和小朋友,即使你是一个普通的人或是一只未被下水道冲走的屎,你依然拥有造梦的。这种真实的童话世界虽然常常谈及屎尿屁等日常话题,但却给予了人们最深切的安慰与满足。
文 崔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