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妈妈对孩子的爱


在亲子交流的艺术中,桥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桥梁,正是我们日常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在亲子关系的世界中,每一个字眼、每一句话都可能深深影响孩子的心灵。许多母亲在与孩子交流时,常常会陷入“情绪的漩涡”,无意中对孩子造成隐性的伤害,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就可以让亲子沟通更加顺畅,家庭充满爱与温暖。

一、非沟通,让爱自然流淌

非沟通是马歇尔·博士提出的理论,核心思想是真诚地表达自己,同时倾听并理解对方,以此增进双方的情感连接和和谐相处。这套理论包括四个基本步骤:观察、感受、需求和具体请求。

例如,当孩子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时,低情商的母亲可能会生气地责备:“你怎么这么不整洁,总是把家里弄得一团糟!”但高情商的母亲会采用非沟通的方式,说:“宝贝,我看到玩具散落一地(观察),我感到有些不快(感受),因为我更喜欢一个整洁的环境(需求),你能和我一起把玩具收拾好吗?(具体请求)这样的交流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也更能激发孩子的合作意愿。

二、避开日常沟通中的“雷区”

过度唠叨:夏林的父亲对他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从傍晚一直唠叨到次日凌晨。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帮助夏林提高成绩,反而引发了他的逆反心理。反复的指责和唠叨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被认可,产生厌烦情绪。

情绪宣泄:当孩子犯错时,有些母亲只顾发泄自己的愤怒,而不表达真正的需求和想法。这样做只能让孩子看到母亲的怒火,却不明白如何改正错误。

模糊的指示:比如母亲对孩子说“去把房间收拾一下”,但没有明确收拾的标准和时间,这可能导致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或拖延不去做。

三、掌握技巧,让沟通更有效

积极表达赞美与鼓励: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母亲可以说:“最近你在学习上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为此感到很高兴(感受)。因为你的努力,成绩有了提高,我知道你很有潜力(需求)。你愿意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吗?(具体请求)这样的表达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倾听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当孩子不开心时,母亲可以主动询问:“看起来你今天不太高兴,愿意和妈妈分享一下发生了什么吗?”通过倾听,我们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建立情感连接。

提出具体请求和期望:希望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母亲可以说:“我希望你每天能花30分钟阅读(具体请求),这样可以增加你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原因)。我们一起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怎么样?(询问意愿)这样的请求让孩子清楚知道努力的方向。

四、实战场景,轻松应对沟通难题

孩子写作业拖拉: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磨蹭,还不快写”,而是说:“我注意到你今天写作业的速度有些慢(观察),我担心这样会影响你休息(感受)。按时完成作业和充足的睡眠对你很重要(需求),我们可以一起找找如何提高速度(具体请求)。”

孩子晚上不睡觉:不要说“这么晚了还不睡,早点睡!”而是说:“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观察),我希望你能按时睡觉(需求),因为充足的睡眠对你成长发育很重要(原因)。如果你现在还不想睡,可以安静地躺在或听些轻柔的音乐(具体请求)。”

孩子哭闹提要求:不要说“就知道哭,什么也不买给你”,而是说:“我知道你现在很想要那个东西,哭泣是因为你着急想要得到它(理解感受)。等你情绪稳定些,我们可以一起想想解决办法(先处理情绪)。你可以告诉我为什么想要它吗?(了解需求)。”

亲子沟通是门艺术,需要母亲们用心去学习和实践。通过运用非沟通,用爱和尊重与孩子交流,我们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和伤害,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成为高情商的母亲,让我们的爱被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点赞、收藏并转发给更多的母亲们学习。如果你有更好的育儿经验或建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