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老师最经典的一句话


○回忆之轮

某日,我陪女儿走进图书馆,远远的锣鼓声吸引了我们。靠近广场,人潮涌动,原来是一群老人在欢快地扭秧歌。我让女儿专心读书,自己则加入了观望的行列。

“咚咚呛呛,咚咚呛呛……”随着鼓点的节奏,年过半百的老人们舞动着轻快的步伐。他们手持桃红色的扇子和翠绿的绸带,舞姿虽不华丽,但那份活力和色彩却让整个秧歌队显得生机勃勃。其中,一位特别的老人尤为引人注目,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无论是头部的摆动,还是脚步的转换,甚至是扇子和绸带的舞动,都显得那么自如。那瞬间,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姑父。

回忆起姑父年轻时的模样,他二十出头,有文化,有胆识,曾是团委的。在乡村的文化活动中,有一支朝气蓬勃的秧歌队伍。其中有一位舞者,虽容貌普通,但舞姿热烈,她就是我的姑姑。姑姑虽不识字,但对歌舞有着天生的领悟力。据姑父回忆,当时他看姑姑扭秧歌都看得入迷了。

在那个年代,姑姑与平凡的生活道路背道而驰。她选择了与才华横溢的姑父相爱,即使面对家族的反对和各种压力,她也毫不退缩。姑父为了与姑姑共度余生,放弃了团委的工作,回归农田。这段热烈的秧歌般的爱情,最终走向了幸福的婚姻。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姑姑以她的贤良和勤劳照顾着大家庭。生活的重担使她无法再继续她热爱的秧歌。随着岁月的流逝,姑姑的身体逐渐衰弱。她常常怀念以前扭秧歌的日子。

我的眼睛湿润了,再次停留在秧歌队伍中。彩扇和绿绸在我眼前飞舞,带我回到了童年。小时候,每逢春节前一个月,村里就会人集体排练秧歌。我们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参与其中,变换着各种队形和动作。红与绿的扇子在姑娘媳妇们的手中飞舞旋转,让人眼花缭乱。而那些身着各色服装的后生们则以红绸为伴,舞动着长长的红丝带,宛如蛟龙一般灵动。

每到一家表演时,都会先唱一段“小曲”。这些小曲平仄押韵、朗朗上口,既总结了这家人过去一年的生活点滴又祝福了来年的幸福安康。如果哪家有夫妻矛盾,“小曲”也会用幽默的方式化解矛盾为乐事所助事中举轻一笑的双方留有深刻的记忆以传唱不衰的方式永存心中人们的眼中形成永恒的美好记忆这种朴素的表演形式给乡村带来了无限的欢笑和快乐也是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一种体现通过这一件件的事情我看到了儿女用秧歌这种简单而又真挚的方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这不禁让我深深感叹在这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我倍感庆幸感谢这片土地赐予我的幸福与喜悦感谢国泰民安的时代让我的姑姑也能体验到幸福美好的日子而我亦能在此尽享人生的美好时刻”。

我环顾四周发现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都被这简单的舞蹈所吸引有人的眼睛紧紧盯着舞台有的人甚至跟着节拍轻轻摆动身体我默默地站在那里感受着这份感动与幸福愿这朴素而真挚的节拍永远在人们的心中响起愿我们的日子永远红红火火充满欢乐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