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银杏树叶好像什么


初冬的风光里,怎能缺少了银杏的点缀?

碧空如洗,黄叶铺地,金黄的银杏已然成为了公园与街边一道温馨且明丽的风景。暖阳透过稀疏的枝叶间隙,投下斑驳的光影,每一片银杏叶都仿佛在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那金黄的美好,犹如蝴蝶翩翩起舞,轻盈地在空中翻飞,悄无声息地进入人们的心田。此情此景,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苏轼曾赞美银杏的美景:“四壁峰峦环绕,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立地,片片金黄写就诗篇。”秋天的银杏,美得让人心动,若不出门去领略一番这般美景,岂不是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

(一)关于银杏的赞歌

《双银杏赞》

银杏风姿雍容华贵,尊前果品难相比。

谁怜其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永不凋。

并蒂连枝同摘取,情深意重如明皇与太真。

居士擘开果壳意,两心相悦品新味。

此词中描述的银杏树,雌雄异株,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与坚韧。在历史变迁中,李清照有感而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词篇。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难为伍。”首联中,词人将银杏的风姿描绘得既雍容又不失谦逊。银杏虽不张扬,但其高雅从容的风姿却足以让宴席上的甘橘自愧不如。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颔联中,词人借银杏的境遇表达了自己的身世飘零之感。尽管环境恶劣,但银杏依旧坚韧不拔,保持着玉骨冰肌的姿态。

“居士擘开真有意,两心相悦品新味。”尾联中,词人以谐音手法表达了自己与爱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二)关于银杏的记载

《论银杏》

宋·张商英注解

因形似鸭掌而称为银杏,至宋朝始有此名。其原生于江南地区,叶形如鸭脚掌般独特。宋代以后,因其形似小杏而核呈白色,故改称为白果。张商英作为北宋后期的宰相、书法家、诗人,对银杏情有独钟。他在诗中写道:

当银杏果实尚未完全成熟时,外皮呈青绿色,人们会用纱囊包裹起来迅速送至繁华的江陵城。在那里的显赫人家中,六月的清风轻轻吹动着帘幕,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女子纤细如玉的手与洁白的瓷碗相互映衬,而银杏果肉晶莹剔透,宛如玻璃般明亮。

(三)秋日银杏的诗意描绘

《晨起见银杏》

宋·另一位诗人笔下

无暇观日月,任东西;风霜染发鬓,未理容。清晨推门出,惊见满地黄叶如蝶舞。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庭院,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此刻方觉时光匆匆流逝,秋意已浓。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天银杏落叶的场景,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四)古泉上人与银杏的情缘

《赠予古泉上人》

明·刘熠笔下之景

古泉上人的居所被繁花、翠竹、奇石所环绕。其中之景令人流连忘返。秋风吹过满园金黄的银杏叶飘然而下令人心醉神迷。“远公”指古泉上人在此隐居高僧。诗人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融为一体勾画出一幅幽静深邃的画卷。 诗中写道:满园银杏在秋风中舞动翻飞伴随着落叶纷纷而下的场景犹如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令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