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心得体会


觉行者,领悟并修行之人,亦为师。于中,自觉醒而得永续动力,乃自我发展之路之不竭源泉。愿每位渴望成长的教师,皆能于阅读中滋养生命,发出觉醒之音。

《从困惑到明晰的教者之路》——阅读体验

作者:周爱芹

长久以来,总觉得教师常被误解,鲜有人真正懂得他们的苦衷。读王老师的书,我仿佛找到了知音。王维审老师的话语,道出了我们教师的苦乐,为我们的教育生涯指明了方向,也解答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与烦恼。

书中,王老师与我们共同探讨了许多看似微小却蕴含大智慧的教者问题。与王老师的高远境界相比,我深感自愧不如,甚至觉得自己并不算一个优秀的教育者。

在《选择与舍弃的教育智慧》一章中,王老师提出了一个让众多教师面临的抉择: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还是“为了短期的考核成绩”?这是一个需要教师深思的问题。

众所周知,学校的教师考核是即时的,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在家长和学校的各种评价中获得认可,有的教师选择了“应试教育”,选择了速成的教学方法。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它的真正价值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体现。

我曾面临这样的选择,并最终选择了后者。原因之一是教学成绩不佳会导致家长和学校的质疑。其二,教学成绩不佳可能让学校领导认为教师工作不积极、不用心。其三,如果努力没有得到成绩的回报,可能会让教师感到无助和迷茫。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即使孩子们的未来可能受到影响,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每当市、区领导到学校进行教学视导时,都会检查是否按课程表上课。作为班,我必须提前告知学生如何应对检查。看着孩子们不屑或鄙夷的眼神,我深感无奈。我教授数学并兼任两个班的美术教学。尽管我尽力保证每班至少上一节美术课,但一个学期的美术作业本可能只有十几次作业。素质教育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但这样的现状是否只存在于我们学校?

临沂小数的领头人于江美老师创建了一个公众号,她为每个年级精选了趣味数学题以锻炼孩子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很想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探讨这些问题,但考虑到会影响教学成绩和试卷讲评,我最终还是放弃了。我是这样想的,其他老师是否也如此?现在看来,我的选择是如此狭隘。教师与学校都应以“为学生的一生奠基”为标准来选择,这样我们的教育或许会更好。

王老师说:“舍弃是一种境界。为了追求巍峨的大山,我们必须舍弃小山的秀丽。”他的话让我深感。我十分佩服王老师的胸襟和毅力。作为一名教师,他深知教师的苦乐与困惑,但他又能站在圈外看待教育问题,以更高的境界引领我们教师的精神成长。

生活中处处充满取舍的选择。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我们都懂的道理。但在教育中如何取舍?这需要我们面向未来、聆听心底的声音来寻找答案。教育的道路虽充满挑战与困惑,但只要我们坚持走在成长的路上、勇往直前地探索与学习,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与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