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导游词优秀范文
在黄山风景区南麓的腹地,有一个地方叫做呈坎。它位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黄山风景区内,距离黄山主峰有40公里之遥,而距离徽州区的驻地岩寺镇也仅有15公里。呈坎被翠绿的青山和茂密的竹林环绕,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自宋代以后,徽商的崛起和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使得呈坎在徽州文化的发展中独树一帜。呈坎村,作为呈坎镇的驻地,于1996年5月被安徽省命名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这里堪称全国独一无二的明代古村落,完整地保存了宋、元、明等朝代的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这些古建筑不仅汇聚了徽派各种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之景,还有祠堂、社屋以及民居等建筑形式。其工艺精湛,石雕、砖雕、木雕等技艺巧夺天工,将徽派建筑的古朴、雄伟、美丽、雅致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古徽之最。就连著名的国画大师刘海粟也曾说过:“游黄山不可不游呈坎。”
这个小山村位于徽州大地的一隅,却是游客们争相前往的地方。早在宋朝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曾赞誉这里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如今,呈坎拥有二十一处级重点保护文物,被誉为“国宝之乡”。
呈坎的地形依山傍水,自然风光与村落融为一体。二圳五街九十九巷中,亭台楼阁、桥梁水井、祠堂社屋及民居等建筑各具特色。整个村落现保存着百余处明清时期的建筑,其中包括罗东舒祠、长春社以及罗润坤宅等三处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呈坎的古村落具有典型的地方文化特色。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徽文化,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建设、装饰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指导和影响。皖南的古村落是空间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完美结合。呈坎依山傍河而建,遵循古代风水理论,选址高爽、背靠大山、面朝东方,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观念。两条水圳引众川河水穿街走巷,如今仍然发挥着消防、排水、和灌溉等多重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呈坎的地理位置极为独特。它四面环山,如同易经中的八卦图一般,溪水在村中蜿蜒而过,形成了类似阴阳鱼的形状。村内的街巷曲折蜿蜒,如同迷宫一般,让人流连忘返。
在呈坎,流传着一种千年不变的“游呈坎一生无坎”的过坎文化传说。在这里仿佛是圣地一般的存在。许多人眼中,呈坎成了一方圣洁之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涌向这里,希望能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甚至著名的女作家毕淑敏老师在来到呈坎后也不禁赞叹:“最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呈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