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是手比脸白吗
近年来,国产影视作品中对于“穷人”形象的刻画似乎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不定。在《陌上花语》中,尽管演员用粉底遮掩的双手试图诠释农村姑娘的生活状态,但在《城中故事》里,却有沪漂青年居住在市中心的观景房内,这些悬而未落的“穷”人设似乎构筑了一座空中楼阁,反映出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存在偏差。
直至《棋士之路》中王宝强所饰演的围棋教师崔业出现,才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那份粗糙的真实温度。在《陌上花语》的观众互动区,人们以一句“手比脸白”的戏谑话语揭露了剧中道具与剧情的不协调。导演试图构建的“苦难美学”在细节之处:八十年代的村大队部里,崭新的暖水壶透出冷峻的光辉,光滑锃亮的会议桌能映出人影。这些过分美化的道具,与记忆中的乡土相隔三十年之久。
影视创作中常常将“穷”简化为破旧衣物和褴褛的衣衫,却忽视了真正的贫困是那些被岁月磨砺出老茧的指节,是那些被汗渍浸透的衣领,是墙角积满蛛网的旧暖瓶。这种创作上的惯性思维在都市题材作品中同样存在。《城中故事》描绘的沪漂青年,生活在一间具有大窗户的LOFT公寓中;《甜蜜都市》中深圳漂泊的少年则租住在带小院的复式洋房内。这些童话般的叙述中,贫穷似乎成为了主角逆袭的跳板,却失去了生活的真实质感。
网友们对此调侃道:“他们的‘穷’,是月月消费的精致穷;而真正的‘穷’,则是连额度都无法获得的生存困境。”与这截然不同的是,《棋士之路》中的崔业角色撕开了这种虚伪的叙事。身为省赛冠军的他,获得的奖杯被学校占为己有,奖金则变成了校长口袋里的雪茄烟。当王宝强用沾满粉笔灰的手指数着皱巴巴的,在肯德基的价格牌前犹豫不决时,观众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被美化的小人物,而是一个被生活深深踩入泥土的中年男人。
在汽车横冲直撞时他选择退让,接过冷硬的汉堡却强颜欢笑参加庆功宴。王宝强的表演克制而深沉,让尊严在贫困的土壤中绽放出带刺的花朵。影视作品对“穷人”的刻画,实质上是对人性的探索与表达。当镜头刻意回避真实的困境,用滤镜美化苦难时,剧中的人物便沦为扁平的符号。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永远是那些隐藏在旧衬衫下的脊梁——他们被生活所困,却在困境中展现出坚韧与不屈。这种真实并非仅仅依靠妆容来呈现,而是要让角色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呼吸,在人情世故中成长。正如观众所言:“最好的穷人戏码,不在于展现他们如何成功逆袭,而在于展现他们如何真实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