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读音读mang还是wang


最新来自明尼苏达大学(明大)的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抗生素的使用、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成年后罹患疾病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当肠道菌群失去平衡,即出现肠道生态失调时,它与成年后出现的传染病、过敏及其他自体免疫疾病,甚至肥胖症之间有着潜在的联系。

这项研究由明大生物医学信息学与计算机生物学项目的研究生Pajau Van主导。他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该模型对儿童肠道细菌健康发育的检测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

抗生素,如今依然是儿童的主要用之一。据统计,它几乎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儿童处方,但大约三分之一的使用被认为是无必要的。一些研究显示,抗生素在短期内或长期内都会对的微生物群多样性和组成产生深远影响。

明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助理教授、计算机生物学家Dan Knights表示:“当前与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相关的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但原因尚不明确。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抗生素的使用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联,而其他研究也指出了肠道菌群失衡与成年后疾病之间的联系。在经过对数百篇研究报告的综合分析后,我们找到了抗生素使用、肠道菌群变化及成年疾病之间的显著相关性。”

Knights和他的团队还构建了一个象征性框架,该框架能够解释抗生素如何在肠道中发挥作用并导致成年后的各种疾病。例如,抗生素的使用会消灭对免疫细胞发育有关键作用的肠道菌群,这些免疫细胞在遇到过敏原时对保护免疫系统至关重要。当免疫系统受损时,再引入肠道细菌已为时已晚。而肥胖症的出现则是因为抗生素引发的肠道菌群变异,导致短链脂肪酸浓度上升,最终影响新陈代谢。

该研究还监测了肠道菌群的发育情况。研究人员表示,根据体内肠道细菌的发育程度,他们甚至可以推测出婴儿的年龄在出生后1.3个月内。抗生素或其他因素都可能导致儿童肠道微生物育迟缓,这一研究结果可用于此类病症的临床测试和干预治疗。

Knights说:“我们相信这项研究成果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抗生素对健康的影响,从而做出更明智的用决策。我们提出的临床测试也将为早期干预提供可能。”

请关注科学之家微信公众号“kexuehome”,获取更多前沿科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