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我评价200字左右
青少年抑郁症防治工作方案发布
9月11日,卫生健康会官方网站公布了《青少年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全国各高中及高等院校需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的必检内容,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以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学校和家庭需给予重点关注。
“孩子也会得抑郁症吗?”这是一个值得每个家庭深思的问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袁勇贵医师指出,我国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青少年抑郁症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问题。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高度重视,及时主动就医。
近年来,升学压力、课外辅导班等多种因素交织,让不少孩子在“别人家孩子”的比较中成长,这导致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有关调查显示,近三成青少年面临抑郁风险,抑郁症甚至已经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健康杀手。
袁勇贵表示,与十年前相比,心理精神科门诊中青少年抑郁病例的数量大幅增加。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我伤害、等倾向。
专家分析,青少年心理成熟度不及成年人,生活目标不明确,情绪容易低落。特别是在面对学业压力和情感伤害时,他们缺乏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易发抑郁症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问题和家长的轻视往往成为引发孩子抑郁的“”。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忙碌,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让孩子长期处于巨大压力之中;还有的家庭环境突然变化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孩子不良情绪的催化剂。
袁勇贵强调,家长应提高对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视程度,及早干预治疗。如果孩子出现心情压抑、兴趣丧失、精力下降等持续两周以上的症状,家长应警惕孩子可能患有抑郁症,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专家提醒大家要警惕抑郁症对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变慢等躯体症状,这些都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的表现。这些症状在家长和老师眼中可能被误认为是思想品德或个性问题,但心理精神科医生认为这是需要专业治疗和支持的抑郁症状。
幸运的是,常见的青少年抑郁症是可以治疗和治愈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在病情好转后,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袁勇贵表示,只要在专业心理精神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青少年抑郁不会对其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家长不应讳疾忌医,应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