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后能活到22世纪吗
近期,一部讲述2000年代后孩子们成长故事的纪录片《新生代纪行》在各大网络平台同步上线,引起了广泛关注。导演张同道经过长达12年的拍摄,详细记录了两个零零后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的成长经历,片中涉及了应试教育、出国留学以及青春期叛逆等话题,引发了社会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深思。
自2006年起,张同道便将镜头对准了一所幼儿园中的18位零零后孩子,用多年的时间垂直他们的成长历程。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这些孩子们的成长轨迹被完整地记录下来。2017年夏,这部名为《新生代纪行》的纪录片在播出后反响热烈。
随着电影版《新生代纪行》的问世,导演从众多跟拍的孩子们中挑选出两位个性突出、故事的主人公——池亦洋和柔柔,以展现他们的成长故事。
《新生代纪行》导演张同道表示,他最初的想法源于对这一代新人的好奇心。作为一位有着儿子的父亲,他非常想知道这一代人与他们这一代有什么不同,因为每个人都带着时代的痕迹。张同道自1994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开始涉足纪录片创作。对他而言,与其说是拍摄纪录片《新生代纪行》,不如说是用摄影机陪伴孩子们成长。
在拍摄过程中,张同道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幼儿园时期孩子们的个性张扬。他第一次看到孩子们这种程度的自由表达时,所感到的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的时刻。而当时的教育环境与现在截然不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与现在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纪录片中,池亦洋作为一位活泼好动的孩子王,他的叛逆和霸道曾引起家长们的不满,甚至有家长要求他退学。而另一位主人公柔柔则是一位喜欢唱歌、跳舞、画画的艺术天才,但她在幼儿园里因特立独行的性格而长期被孤立、排斥。
北京芭学园园长李跃儿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表示,他们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受到欺负或被孤立。他们注重的是帮助孩子,而不是指责和谩骂。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升入小学、初中后,池亦洋和柔柔都遇到了学业上的困难。在李跃儿的帮助下,他们逐渐被所接纳。离开学校后,他们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面对孩子们的学业问题,家长们常常陷入焦虑。究竟是选择保全孩子天性的素质教育还是走应试教育这条稳妥的路?这不仅是家长们的困惑,也是整个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导演张同道表示,《新生代纪行》所记录的孩子们的家庭大多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代。许多孩子的父母从农村来城市打拼靠知识获得了一定的财富改变了自己和孩子的命运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继续接受好的教育来自己的未来。
柔柔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选择放弃高考赴美留学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池亦洋也在橄榄球场上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目标甚至进入了队站在了国际赛场上。然而成长的道路上仍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他们在适应不同教育方式和融入国际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自我反省和成长。
最后导演张同道感悟到今天的最大教育不是教知识而是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通过这部纪录片他也希望家长、孩子以及教育工作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并思考如何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和成长道路而成长远比数学方程式更加复杂深奥。《新生代纪行》没有给出定论但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启示与可能性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与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