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车保持20米距离正确吗
在车辆碰撞中,大约有八成的案例是由一种情况引发的——
车辆跟车过近。当驾驶员没有保持足够的安全行车距离时,一旦遇到突况,便很难及时躲避。保持安全的车距成了预防追尾最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安全车距”呢?安全车距是指后方车辆为了避免与前方车辆发生意外碰撞,在行驶过程中应保持的特定间隔。车速越快、车辆越重,那么安全车距也相应地更长。
那么,在法律上有没有对安全车距做出规定呢?答案是有的。《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明确规定:当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一百公里时,必须与同车道前车保持至少一百米的距离;而当车速低于每小时一百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的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五十米。
那么两辆车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车距呢?后车应该根据自身车速来决定安全车距。例如,当车速为每小时八十公里时,安全车距应为八十米;车速为每小时一百二十公里时,安全车距则为一百二十米。
若因天气原因导致能见度较差时,安全车距需要更长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在遇到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机动车需根据能见度的不同调整车速和与前车的距离。比如,当能见度小于二十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二十公里,并需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保持安全的车距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要务。无论何时何地,驾驶者都应牢记这一原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