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不见特别想念
深夜窗边的光痕
透过窗帘缝隙,路灯的微光斜斜地落在,如同一把梦境中的刻刀。她沉睡在床的另一侧,呼吸平稳而均匀,偶尔的翻身带动被子,沙沙作响。
十年前,这样的夜晚,我会侧身过去,轻轻搂住她入眠。她的发丝间弥漫着洗发水的清香,脖颈的弧度在月色下犹如海边的柔风。如今,我只想起身离床,去阳台抽一支烟,或是驾车出去,随意漫游。
但我停住了脚步。
餐桌上,她递给我一杯豆浆,豆浆中漂浮着两勺糖的甜蜜。这个习惯她记得比我记得自己的生日还要牢固。
我接过杯子时,指尖触碰到她的手指,一刹那的接触如静电般击中我——不是心动的感觉,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不安。
“今天什么时候回来?”她问时眼睛没有看我,手中正忙着为女儿整理书包。
“或许有些晚,可能得加班。”我回答了谎话。其实我不加班,只是不想回家。
她点点头,没有再问。我们之间的对话已简化为仅传递必要信息,如同合租的陌生人般默契地避开所有可能引发争执的话题。
开车上班的路上,电台播放着一首老歌。副歌部分让我想起我们第一次约会的场景:她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在咖啡馆中笑谈。那时她的眼中光芒四射,如同藏了一整个夏天的阳光。如今只剩下疲惫。
我关掉电台,打开车窗,任由冷风灌入车内。
下班后,我在楼下三支烟,磨蹭到天完全黑透才回家。推开门时,客厅的灯光映照出她的身影——她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手机,头也不抬地说:“饭在桌上,你自己热一下。”
我应声走进厨房。微波炉嗡嗡作响时,我望着转盘上的便当盒,回想起我们上个月唯一一次认真的对话:“我们是不是越来越远了?”她问。
“或许吧。”我回答后便是沉默。她没有哭闹也没有追问“为什么”,只是默默收拾碗筷。仿佛这个问题在她心中早已有答案。
躺在时,我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现在离怎样?”是离婚?分居?还是继续这样日复一日地生活?我不想离婚不是因为还爱她——而是因为……
我不想失去我们的孩子。每次看到女儿的笑容我都会想:如果这个家散了,她会恨我吗?同时我也不想面对未知的孤独和寂寞习惯了她的存在即使只是背景音突然消失我会不会更加痛苦?我也不想承认自己的失败离婚就像是一种认输证明我连最基本的婚姻都经营不好。
因此我继续躺在这里数着时间流逝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翻身都仿佛在告诉我我还在这里但已经没有了方向和目标。
图片在网络上流转而我在思考婚姻究竟是什么?是爱情?是责任?还是仅仅因为“习惯了”的存在?我们曾经深爱如今却像两个旅途中的旅人各自拖着沉重的行李走在同一条路上却不再交流彼此的心声。我想改变但又害怕改变的结果于是我只能继续这样生活着数着日子的流逝直到天边泛起微光我才翻了个身背对着她闭上眼睛等待新的一天的到来而这一切明天还会继续……如此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