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无余的你三毛原文
一个早晨,我带着孩子搭乘电梯时偶遇了九楼的邻居一家。偶然间,我察觉到阳阳忘了带书包,立刻呼喊她回去取。巧合的是,九楼的家中老大与我家的阳阳同为学龄儿童,却不在同一校区。小孩天真无邪,开始笑谈若我忘记书包会遭遇的趣事,而幼儿园的小弟则跟着他的哥哥欢快地笑了起来。我也被他们的笑声所感染,觉得十分有趣。
九楼的奶奶似乎有些紧张,她捂住大孙子的嘴并向我道歉,表示没有其他意思。我对此感到有些困惑,因为我在这里居住了近四年,似乎只与邻居发生过三次冲突。
第一次冲突是因为有个来自贵州的邻居给王大爷打电话要求挪车(在老小区公共车位上),我们立即准备下楼挪车。但五分钟后再度接到电话时,对方竟然开始骂人。我忍不住接过电话反驳了她,并告诉她我在楼下等她,希望当面解决此事。虽然没在现场看到她的人影,但我在小区群里指责了她,还截了电话时间的图并复述了她对我丈夫的谩骂之词,以证明我为何要回骂她。她的丈夫后来在群里向我道歉,说她的心情不好。我疑惑的是:心情不好就能随意对邻居发火吗?
第二次冲突是我在家教导孩子时,要求孩子站在门外反省错误。一位不熟悉的太婆走进我家想要指导我如何当妈。我询问她的门牌号后,提出要去她家看看她如何教育孙辈的。她声称自己是在做好事。我再次询问她的门牌号后表示要跟她去一趟。她可能意识到她的教育方式未必比我高明多少,于是便下楼了。
在小区里,有位太婆作为旁观者询问我是否在和邻里间产生争议,因为她听说有我的信息流传于她们的圈子里。这种传闻我也知道了,来自于九楼的邻居。
还有一次是楼上有人扔烟头到我窗台上。虽然找不到是楼上哪家的烟头掉下来,但我还是在单元群里礼貌地提醒大家不要乱扔烟头。第二次再扔烟头时我才开骂。尽管我的言辞可能不太文雅,但这是第二次才骂的。九楼的邻居肯定也看到了这个情况。
在反思中我发现我的行为大多是出于自卫而进行反击而非主动挑起冲突。作为一位和蔼可亲且通情达理的人我认为不会与小孩间的玩笑斤斤计较。因此我感到困惑并问邻居阿姨是否是我给她们留下了误会认为我是个难以相处的人?我告诉她自己其实是一位腼腆内向的人。
阿姨回应说没有这回事但她的眼神却不敢直视我让我感到有些不解。我开始想自己是否真的在小区里留下了误会以为我是个不讲理的?但我内心明白我并非如此我还是非常公正和理性的一个人。不过尽管如此我也会以更加理解的心态来面对周围的一切一切评价与注解只反映了他们的观点而不代表真实的我也不足以真正的自我——这就是我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吧!
就像三毛所说:“你对我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能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个性但不要因一次的误解而评判一个人应当用更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这样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