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户外活动游戏名称及目标
中一班半日活动计划
时间:11月2日 星期五 上午
授课教师:李春梅
一、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洗手、擦嘴、擦手等日常活动,并提升自我服务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自主思考、观察和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交往的礼仪和技巧。
指导策略:
1. 在活动前对幼儿进行集体要求说明,并针对值日生进行一对一示范。
2. 活动中运用值日生和师幼一对一动作指导,引导幼儿学习规范生活活动,并对幼儿的努力与成果进行口头表扬和记录。活动后根据记录和幼儿自主申报进行印章奖励。
3. 在餐前准备环节开展看图说话、“提问回答”等活动,以增强幼儿的交流互动。
安全教育:提醒幼儿在互动游戏中注意安全,避免因动作过大而摔倒。同时强调筷子是吃饭的工具,不是玩具,要正确使用筷子,不用时可以放在餐具上或手中,但不可筷子。
二、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社会交往《友善与不友善》
活动由来:中班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友善的行为,如、忽视自身规则等。教师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友好表达与交往的方法。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喜欢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
2. 学习并掌握友好表达与交往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和自己的方法与小伙伴进行友好交往。
活动重难点:
1.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友好交往的方法。
2.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在实际交往中运用所学方法。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有与人交往的经验。
2. 物质准备:魔法棒、图片等教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讲述关于友善或不友善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在交往中应该如何表现。
(二)讨论环节
通过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友善与不友善的表现及处理方法,如集体活动中、自由活动中发现小伙伴做错事时应如何处理等。
(三)游戏环节——友善与不友善的游戏
教师用魔法棒模拟场景,让幼儿扮演角色,运用友好的表达和交往方法进行游戏。
(四)小结环节
总结活动中学习到的友好交往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关注他人的优点,尝试帮助他人改正不良习惯。
活动延伸: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讨论并实践如何进行友善的交往。
三、区域活动
(一)美工区《水墨画》活动目标及指导策略:
介绍水墨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事项,指导幼儿学习使用毛笔和水墨进行创作,体验水墨画的乐趣。投放材料包括墨池、墨蝶等水墨画工具。
(二)图书区《自制图书》活动目标及指导策略:寻找破损的图书和修补工具,引导幼儿学习修补图书的方法,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同时可以投放一些绘本图书供幼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