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小知识10条简短
据林先生描述,4月15日下午,他的妻子带着7岁的儿子小军来到花海公园游玩。小军在公园的湖边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妻子的发现虽然及时,但遗憾的是,当孩子被救起时已无生命体征。这起再次提醒我们,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青少年意外伤害的中,淹溺已成为“第一杀手”。尤其是在我国中小学生中,溺水的死亡率更是居高不下。儿童溺水预防的首要行动是时刻进行有效的。
一、认识溺水高风险地点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溺水的高风险地点各不相同。
1. 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在家中的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2. 5—9岁儿童则可能因接触水果园、池塘和水库等地方而发生溺水。
3. 10岁以上儿童的活动范围更大,池塘、湖泊和江河等成为主要的溺水地点。
二、防溺水的七个要点
家长或人应该牢记以下七个要点,以防止孩子发生溺水。
1. 家长应告知孩子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必须在家长下进行。
2. 应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浮身物以增加安全保障。
3. 下水前应让孩子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情况。
4. 在水中不要给孩子喂食,以免发生窒息等意外情况。
5. 教育孩子不要在水中嬉闹,以防呛水窒息。
6. 切勿让孩子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7. 家长应教育并孩子学习游泳以及心肺复苏等技能。
三、同伴溺水时如何应对
如果遇到同伴溺水的情况,切勿擅自下水施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并向周围大人求助,同时拨打电话。可以寻找周围的漂浮物如救生圈、木板等抛向溺水者。但要注意不要手拉手施救,以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除此之外,儿童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也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除了溺水外,高处坠落、烫伤、触电等也是常见的儿童安全隐患。家长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儿童的安全教育工作。
那么,日常如何做好儿童安全教育呢?下面为大家提供九个安全锦囊,希望每一位孩子和家长都能从中受益。
四、日常儿童安全教育九个锦囊
1. 防溺水:远离野河塘,别盲目救人。
2. 防坠落:远离松动处,不在教室门窗、护栏等易松动设施旁追逐打闹。
3. 防踩踏:摔倒时双叠护后颈,蜷缩侧卧成三角以保护自己。
4. 防触电:不插座,老旧电器及时更换。
5. 火灾逃生:弯腰贴地行走,用湿巾捂住口鼻,不贪恋财物。
6. 避险:摇晃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
7. 台风暴雨:避开井盖漩涡,积水深时绕行。
8. 交通安全:过马路时放下手机,注意汽车盲区。
9. 运动安全:不做危险动作,单杠上别倒挂,运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