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贵人的千古绝句
何为“公正之道”?
广义而言,公正之道是指公平无私的道理,是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用于评判世间万物的对错。
人生于世,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渴望能得到一份公正的对待,既不偏袒也不偏颇,始终秉持正直平等的原则。这种公正自古以来便是人们的追求,就如陈子昂在感遇诗中所言:“世道沧桑变,公道久已遥。”
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却揭示了世间最公正的事物,引发了后人的共鸣和赞许。
这首诗名为《述公道》:
路旁径道草疏离,远市朝云自古迷。
世间公道存黑白,贵人头顶不曾偏。
隐士,亦称隐者,在文化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上古时代的许由、伯夷叔齐,到春秋时期的老子、庄周,再到陶渊明、竹林七贤等,历代隐士不胜枚举。他们“进不争名利,退守自在心,淡然处世,荣辱无牵”。有的隐居于山林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有的则与友人共游,把酒言欢、纵情于山水之间。他们将人生过成了无数文人墨客向往的生活。
“无媒径路草疏离,隐士云林远市朝。”这两句诗描绘了隐士们远离尘嚣、遁入山林的生活状态。由于没有引荐的人,他们只能独自走进那高耸入云的山林,远离名利场。久而久之,门庭冷落,屋前的小路长满了杂草。
这首诗很明显是杜牧为赞誉隐士而作,并不针对某一位具体的人物,而是表达了对这类人的敬佩与赞扬。
“草疏离”三字看似平凡,实则暗含深意。这暗指了晋朝张仲蔚的故事。张仲蔚隐居嵩阳,虽身处贫寒,但闭门养性、不问世事。他的居所外野草丛生,与世隔绝。
杜牧巧妙地运用了这个典故,仿佛能让人透过那荒芜的房屋和野草,看到一个安于索居的隐士形象。
“世间最公正的莫过于时光的流逝。”杜牧的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谛。每个人都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老去,即使是身居高位、滔天的人也不能幸免。即使隐士们心灵纯净、远离尘世纷扰,但难免会因“无媒”而产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社会的种种不公、理想的压抑使得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忧愁和无奈。
诗人与隐士的心灵相通,他们理解彼此的困境和无奈。然而诗人更加豁达坦率他用诗句来安慰彼此认为世间只有时光的流逝是最公正的它不会因为财富而动摇不会因为而屈服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决不会放过任何人。
这两句诗也蕴诗人的激愤之意: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时光的流逝之外已经没有其他更公正的事情了。诗人将批判的锋芒直指不公道的社会既无情针砭又理性批判有力地鞭笞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杜牧的这两句唐诗可谓针砭世情的诗词中的佳作被众多文人化用如蒋恢的“公道存心间青山适素颜”、胡仔的“春风亦有公道心世情不似旧时真”等。宋代文人在诗词中经常引用这个经典来表达他们对公道的理解和追求。
然而在众多的诗词中却有例外那就是元代诗人王冕写的一首《喜见白发》:
“白发”明亮如雪镜令人爱,“霜花”更衬托出岁月的痕迹。万事皆有公道其中最为公正的就是老来白发生。即使是孩子也会为这白发生长而感到惊讶和喜悦。”
孔子曾对着东流的水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一样它不会因为白天或黑夜而停留。”这告诉了我们时光是如此地迅速流逝转眼间我们就会老去转眼间就会看到白发苍苍。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贵族都无法逃避衰老和死亡的命运这是不变的真理。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好好享受生活毕竟最难以留住的便是这人间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景象。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活在当下做该做的事情才能避免未来后悔“及时勉励岁月不待人”。
作者:林家清欢,本文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敬请谅解。同时感谢您对原创的支持和尊重。【注】本文所配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