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老是觉得无聊是为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无事可做时,会感到无比的乏味。无论是玩游戏还是追剧,都提不起你的兴趣。好不容易找到一部电影想观看,却不到十分钟就失去了兴趣,频繁地切换各种活动,但仍然觉得无趣与无聊。
实际上,这种无聊感的产生与两个主要因素息息相关:其一,是因为生活中缺乏规划和目标;其二,频繁的短暂外部刺激也会产生滞后的消极效应。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较为自律并拥有积极自我意识的人往往较少感到无聊。
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这种无聊的情绪呢?下面分享几个经过验证的有效方法。
一、设定计划和目标
此时设定的计划与目标,最好是短期的。长期目标的时效性较弱,不容易快速产生即时反馈,这可能会使人感到气馁。你可以制定一些临时的小目标,写在纸上,例如:“我要阅读50页的专业书籍”或“我要花一个小时打扫卫生”。完成这些任务后,在纸上打个勾,这会给你带来一种成就感。
二、进行出汗运动
我个人平时非常喜欢打篮球,虽然球技并不出色。下班后,我并没有选择一直躺在刷剧或看视频,而是选择去打球以出汗。运动只是让你暂时感到疲惫,但当你结束运动,洗完澡后躺在时,你会感到身体特别放松,头脑也异常清醒。长期的出汗运动还会给你带来健康的自信。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这样你的兴趣和动力都会更高。
三、学会延迟满足
当一个人经历了高刺激阈值的活动后,再转而去做低刺激阈值的事情往往很难。比如你打完一局高强度的游戏后再去看书,或者你刷完两个小时的短视频后去做题,你可能会突然觉得特别无聊。你需要学会控制这些高阈值刺激的娱乐活动的时间。不要完全排斥娱乐活动,但要控制好时间。试着先完成计划内的事情,把这些高阈值的刺激当做完成任务后的奖励。长期这样做,你就可以通过延迟满足来保持专注力,进而摆脱无聊的情绪。
在此给你一个小建议,你可以尝试使用时间管理软件来帮助自己。如果你的自制力较弱,可以先从20分钟的专注练习开始。在这20分钟内,你需要专注于某件事情上。当20分钟结束后,给自己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到30分钟、40分钟甚至一小时为一个周期。当你逐渐能够保持专注时,也就意味着你的积极自我意识已经养成,你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并不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