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的案例分享


【来源:大理教育观察报】

在沃土中浇灌智慧的火花,我们总能找到一位特殊的教育工作者。他在大理职教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他就是杨一戈老师。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作为学生心中的“家长”,更是在乡村振兴中展现“实干家”形象的模范。他以三十余年的教育经历,深深影响着大理州财贸学校(以下简称“大理财校”)的每一位学子。

杨一戈老师坚信,在职业教育中,真实的理念是教学的基础。1996年加入大理财校后,面对当时计算机教学资源的匮乏,他迎难而上,积极牵头建设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验室,为和企事业单位搭建了高效的办公网络,开发了实用的应用程序。通过这种方式,他巧妙地将实践经验融入到课堂之中,创造出了“实践中学,学中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

他认为,技术的实践应用至关重要,这关乎着学生的综合技能发展。在课堂中,他通过项目驱动和任务引导的教学方法,甚至通过设置故障情景让学生解决难题,学生纷纷表示“杨老师的课就像是一场闯关游戏,每解决一个难题都充满成就感”。

课堂之外,他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他的学生屡次在云南省残联学生计算机竞赛及大理州中职学校计算机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他也荣获了多项荣誉,这背后是他对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不懈坚持:“既要夯实理论,更要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杨一戈老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他常说:“先做人,再做事。”这不仅是他的教育信条,更是他每天实践的真实写照。他以“爱心、耐心、关心”的三心教育法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面对曾经受到不良风气影响的学生,他不仅进行思想引导,还积极与家长沟通,努力将学生拉回正轨。同事们评价他:“不仅是技术专家,更是学生的引路人。”

而这样的“家长式”担当在杨一戈的教育生涯中数不胜数。他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技能,更是播种希望。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不仅在讲台上教书育人,更是在乡村振兴的战线上冲锋陷阵。

2021年,年近五旬的杨一戈被派往大理州南涧县文启村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在那里,他用实际行动和真诚的态度解决了各种技术难题和村民疑虑。经过三年的努力,他被评为云南省的“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回到讲台的他虽然肤色变深了许多,却依旧满腔热情。他将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他说:“让学生少走弯路就是对职教的最大反哺。”

在教学中,杨一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度调整和优化。他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贴近乡村产业实际,增强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深信“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始终保持对新技术的钻研精神。如今虽已年过半百的他仍然保持着与“00后”学生赛跑的活力与激情。

他坚守岗位三十余载的成就众多,包括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计算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但他总是谦虚地认为自己的付出还不够。“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他说着这句话的同时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的每一个字句。

如今的杨一戈仍持续传递着知识的力量和教育的希望。“教育的目标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他始终相信只要用务实的举措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感谢杨一戈老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我们期待他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教育事业发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情况出现时,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com。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