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我我就消失谜语是什么
元宵的灯火已经熄灭,想必大家在节日中已经体验了无数乐趣,其中也包括了猜谜语的乐趣。而另一个特殊的日子,315消费者权益日也已过去,这是一个打假的日子。在此,思香想要对一些谜语中的虚假或错误谜底进行探讨,并期待大家的指正。
在网络上搜寻谜语“有物似我但非我,静默无言无口音,可置于桌可挂于墙(打一常见物品)”,我们会发现许多网站将答案标为“照片”。
然而这个谜语其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当我们拿着自己的照片向他人展示时,我们会说“这是我”,而不是“像我”。这里的“像”字表达的是相似之意,但绝对不是完全的等同。换句话说,自己的照片应当是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不应该有任何差异。谜语中的“像我没我大”这一部分描述并不准确。
进一步追溯,我们发现这个谜语实际上是一个经过改编的谜语。让我们一同探索它的来龙去脉。
最早的谜语一:“是我没我大,静默无言无口音,可置于桌可挂于墙。”这个版本可以在搜狗问问上找到,时间标记为2007年9月19日。
接着是谜语二:“有物似我没我大,静默无言无口音,可置于桌可挂于墙。”这个版本在搜狗问问上也有记录,时间则是在2009年11月11日。
而现今流行的谜语则是:“像我没我大,静默无言无口音,可置于桌可挂于墙(打一常见物)”。这个版本的最早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2013年6月。
对比这些谜语,我们可以发现最早的谜语一与现今的流行版本存在一些差异。特别是“是我没我大”与“像我没我大”这两句,虽然都是表达一种相似但非完全相同的概念,但前者更接近事实。毕竟,照片上的人虽为我,但在尺寸上却常小于真人。
对于这两个谜语部分,“有嘴不说话”指的是照片中的人不会动,无法言语,“可以桌上摆”指的是照片可以放在相框里摆放在桌上,“还能墙上挂”则指的是照片还可以被装进相框后挂在墙上。这些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情景。
从时间顺序和内容逻辑来看,“像我没我大,静默无言无口音,可置于桌可挂于墙(打一常见物)”这个谜语确实是一个经过改编的谜语。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大家能对它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