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的人怎样自学古琴


探索古琴之路:心性、技艺与礼仪的交织

研习古琴的旅程是漫长且富有挑战的,这需要习琴者具备深厚的耐心。对于初入此门的琴友,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小编建议各位琴友在决定踏上古琴学习之路前,先对学琴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学习古琴的过程常常显得十分枯燥,而且不少人在弹奏过程中养成了不良的习惯,这些习惯直接影响了弹琴的进度和技艺的高度。

在古代,弹琴有着六种需避免的忌讳,以及七种不弹、八种绝妙的情境。

一、六忌:

1. 忌天气过冷或过热。

2. 忌风力过大或雨势过猛。

3. 忌雷电交加。

4. 忌大雪纷飞。

二、七不弹的情境:

1. 丧事场合不弹。

2. 为人表演时不弹。

3. 事务繁多时不弹。

4. 不沐浴净身时不弹。

5. 衣冠不整时不弹。

6. 不焚香净心时不弹。

7. 无知音相伴时不弹。

三、八绝的要点:

在弹奏时,需注意指法的运用,下指要清晰干净,不可拖沓。体态上要沉肩坠肘,坐姿要端正,不可随意晃动头部或身体。眼睛要专注琴谱,耳朵聆听琴音,嘴巴不可乱动,心中不能有杂念。弹奏结束后,不要急于起身,等待琴曲尾音泛起后五六秒再致谢起身。

进入现代,这些传统禁忌是否有所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现代学习古琴的新禁忌,以期在学习之路上少走弯路。

四、基础训练不可忽视:

有句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何种技艺,都需要勤加练习。古琴的学习更是如此,越是精妙的技艺越需要习琴者持之以恒地练习基本功。多听是学习古琴的关键之一,既要听自己弹奏的音准,也要多听大师们的演奏,长期坚持下去便能自然分辨琴音的好坏。

五、端正的坐姿与仪态:

古琴艺术代表着一种高雅的追求,对它我们应怀有敬畏之心。尽管现活中无需像古人那样沐浴、焚香净手后再弹奏,但保持衣着整洁仍是对古琴及自己的尊重。在弹奏时,习琴者应坐姿平稳、双肩放松、头微前倾,目光略向琴谱方向投去,双手自然地放在琴体上。整个过程中身体应保持稳定,双手在琴弦上勾抹挑剔,切勿摇摆不定、手舞足蹈。初学者往往更注重仪态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人可能会逐渐忽视这一点。

六、避免心浮气躁:

古琴虽非技术难度极高的乐器,但许多爱好者却因无法静心、急于求成而走入误区。他们“速成”课程,缺乏耐心练习基本功。这样的学习态度只会使音色粗糙、毫无章法可循。学习古琴应保持心境平和、专注投入的态度。下定决心学琴后就要全心投入其中,不轻言放弃;同时也要多渠道地吸收信息、不断思考与琢磨、讲究学习方法以提升自己的乐感。

若您希望获取更多关于学琴的捷径经验分享、了解更多古琴知识及曲目移植等精彩内容请联系小编!如有任何关于古琴的问题欢迎私信或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