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想念一个人什么原因
文|袁淑秀
今天想与你分享一个关于心理学的深刻洞见:面对痛苦,我们如何从逃避中解脱,进而实现内心的自由与成长。
简单来说,逃避痛苦往往会使痛苦变得更加顽固和具有力。这听起来似乎违反了我们的常识,但背后却隐藏着我们心智运作的深刻规律。
为何越逃避越痛苦?
我们最初逃避痛苦,出于保护自己、追求平静和快乐的初衷。但这种“好意”的策略,却往往把我们引向了事与愿违的境地。为什么呢?
一、体验性回避的陷阱:我们常常不愿意去感受、思考或停留在那些令人不快的内在体验上,并为此采取行动改变它们。但这样,我们积蓄的势能可能越来越大,造成更大的。
二、思维反刍与情绪放大:当我们试图压抑或赶走一个痛苦的想法或情绪时,反而可能让它更频繁地闯入意识,产生新的痛苦。
三、生命的“窄化”:为了避开可能引发痛苦的“雷区”,我们可能会限制自己的生活,但这样也可能让我们错过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使生活变得越来越贫瘠和缺乏意义感。
既然逃避不是解决之道,那么出路在哪里呢?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个看似矛盾的智慧中:有意识地、带着慈悲地,去靠近、去接触、去容纳那些我们一直试图逃离的痛苦体验。
拥抱悖论:如何通过靠近痛苦获得解脱?
一、打破“体验性回避”的循环:当我们愿意停下来观察和感受痛苦时,大脑接收到的信号就会改变,降低了痛苦的威胁等级。
二、情绪的自然流动与代谢:允许自己去充分体验情绪,不加评判、不试图改变时,就为这股能量提供了一个自然流动的通道。
三、解离与智慧的升起:在观察痛苦的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与痛苦保持距离的能力,这份距离带来了清晰度和洞察力。
从逃兵到勇士:三套独特的“痛金术”
一、“痛苦坐标”精准定位法:通过极其具体化、感官化的方式将抽象的“痛苦”定位到此时此刻的身体感觉和念头上,从而降低其弥漫性和未知性。
二、“慈悲之锚”深海下潜术:运用自我关怀作为“潜水钟”或“安全锚”,有意识地、温柔地潜入痛苦感受的核心,给予自己最需要的理解与支持。
三、“意义炼金炉”转化练习:在经历痛苦的“矿石”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金子”,比如智慧、力量、新的视角或意义。虽然是最深的痛苦,也可能蕴藏着成长的契机和生命的意义。
结语:拥抱阴影,方见星光
真正的自由不在于一个没有痛苦的人生而在于拥有那份不再逃避、敢于转身、与自身全部体验(包括痛苦)温柔共处的勇气和智慧。当你愿意停下脚步带着好奇和慈悲去看一看那让你恐惧的阴影时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背后有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性等待着你去发现去珍惜。从逃兵到勇士,尝试运用这三种炼金术去拥抱痛苦与觉知和慈悲同在在经历一切之后你会发现你已不再只是你而是一个更具深度的自己。
我是袁淑秀松果正念创始人同时也是二级心理咨询师拥有近的心理咨询经验我擅长情绪疗愈亲子疗愈睡眠改善以及生命质量提升如果你有任何需要欢迎随时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