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所有制公司的优势
有人问:
集体经济对哪类人群有益呢?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集体经济。
现实中的集体经济主要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基于资产所有者的集体经济。比如,业主制的产权企业就是资产所有者的个体经济,也就是资本家独自投资经营的个体经济;而股份制则是资产所有者——股东们共同出资经营的集体经济。这种形式将多个个体的资产汇聚起来,共同满足现代化社会生产对资源的需求。
另一种则是劳动所有者为主导的集体经济。例如,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承包户,这体现了农民的个体经济;而工分制的生产队制度,则是劳动所有者——社员们共同劳动的集体经济。这种方式强调合作,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满足现产对劳动力整体性功能的需求。
弄清楚了这两种集体经济的差异,我们就能明白它们对哪些人群有利了:
对于以资产所有者为主的集体经济,它主要对掌握资产的人有利。合资经营可以弥补个人资产在面对现代化社会生产时的不足,将零散的资产整合起来,更好地适应生产需求,从而实现资产的增值。
同理,以劳动所有者为主的集体经济,则对那些依赖劳动谋生的人群有利。通过合作劳动,个体劳动者可以突破自身在分工与协作上的局限,集结成总体劳动的优势,更好地适应现产的需求。
那么,当我们问及集体经济对谁有利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是哪种性质的集体经济——是资产实体性质的,还是劳动实体性质的。因为集体经济的性质不同,对不同的人群会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从个人角度来看,如果你是资本所有者,即拥有可以用营获利的资产的人,那么你应该选择资产实体性质的集体经济;而如果你是工本所有者,即拥有将生产资料转变为所需商品的能力的人,那么你应该选择劳动实体性质的集体经济。
那么,什么是资本所有者呢?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拥有可以用来的资产的人,这些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货币资产等。当你拥有这些资产时,你可以选择独自经营,也可以选择与其他资本所有者共同经营。这种基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集体经济方式,对应的分配方式就是按资分配。
那么,工本所有者又是什么呢?工本所有者是那些拥有将各种生产资料通过生产工具转变为所需商品的能力和技能的人。当一个人拥有这种能力,但没有经营所需的个人资产时,他可以选择成为雇佣劳动者,或者与其他劳动者,采用合作劳动的方式成为工本所有者。
基于劳动者合作或工本所有者合作的集体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建立的。这种集体经济对应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对于劳动者和工本所有者来说,选择成为报酬劳动者还是雇佣劳动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以华为公司为例,在员工时,它会将员工分为两类,一类愿意成为报酬劳动者,签订相关协议;另一类则选择成为雇佣劳动者。这两种不同的选择将导致参与分配和收入方式的完全不同。
对于劳动者来说,加入合作劳动的集体是很有利的。因为这里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不仅仅是资产的集合,更是员工利用企业资源满足自己消费需求的平台。在这样的企业中,员工能够真正地实现多劳多得;而选择将劳动力出售给资方的人,实际上只是帮助资方实现资产增值的工具而已。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于适应其需求并积极参与其中的人来说都是有利的。因为无论是资产还是劳动力,只有通过有效的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